提示
综述
1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研究
引用格式:安鑫,蔡伯根,上官伟.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研究[J].测控技术,2022,41(2):1-12.
2
基于驾驶员面部时序数据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
引用格式:欧阳麟,吴仲城,张俊,等.基于驾驶员面部时序数据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J].测控技术,2022,41(2):13-19.
3
基于改进的Transformer加Anchor-free 络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摘要:近年来,基于Anchor-free的多目标跟踪算法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超参数少的特点被广泛研究。但是,实际场景中的目标遮挡使得此类算法仍然面临挑战,这类算法会对遮挡后重新出现的目标的身份信息进行错误切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Transformer加Anchor-free 络的多目标跟踪算法(Transformer-Anchor-free-MOT,TransAnfMOT),该算法通过跨层特征融合(Cross-Layer Feature Fusion,CFF)和注意力机制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对RGB图像和Depth图像进行融合,提升融合的RGB-D图像的特征质量,从而提高遮挡判断任务的精度。另外,设置了被遮挡目标的搜索区域,并利用外观特征距离方法赋予遮挡后重新出现的目标之前的身份信息,减少目标身份信息切换错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3个不同的场景下实现了比较有竞争力的结果,有效提升了多目标跟踪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引用格式:张文利,辛宜桃,杨堃,等.基于改进的Transformer加Anchor-free 络的多目标跟踪算法[J].测控技术,2022,41(2):20-28.
4
基于点云配准的人脸三维尺寸测量
摘要:接触式人脸三维尺寸测量易损坏表面特征,依赖于特征点标定,常含冗余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与多视图图像点云配准的非接触式人脸三维尺寸测量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建立转换函数,求出尺度因子、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然后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对人脸面部进行聚类分割以获得候选区域;针对人脸表面离散点云不平整问题,利用贪婪投影三角化建立 格模型;再结合拉普拉斯算法优化 格,以去除 格噪声,同时保持 格模型几何特征和拓扑信息;最后,在点云精确配准及三角 格优化基础上,按坐标轴方向对三维点云 格进行切片,计算每层切片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求取切片曲线,展开切片曲线后建立数学模型,最终获得人脸的三维尺寸参数。通过实验验证可知,该方法可获得人脸三维测量参数,同时降低了尺寸测量误差。
引用格式:吴红艳,杨宁,陈辉.基于点云配准的人脸三维尺寸测量[J].测控技术,2022,41(2):29-35.
5
基于互信息与层次聚类双重特征选择的改进朴素贝叶斯算法
摘要:根据朴素贝叶斯算法的特征条件独立假设,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和层次聚类双重特征选择的改进朴素贝叶斯算法。通过互信息方法剔除不相关的特征,然后依据欧氏距离将删减后的特征进行分层聚类,通过粒子群算法得到聚类簇的数量,最后将每个聚类簇中与类别互信息最高的特征合并为特征子集,并由朴素贝叶斯算法得到分类准确率。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提升算法的分类性能。
引用格式:李欣倩,杨哲,任佳.基于互信息与层次聚类双重特征选择的改进朴素贝叶斯算法[J].测控技术,2022,41(2):36-40.
试验与测试
6
基于有限试验数据与流场仿真的套筒阀流量特性获取方法
摘要:为提高大口径套筒阀流量特性的获取效率以及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有限试验数据与流场仿真分析相结合的套筒阀的流量特性获取方法。通过对套筒阀进行三维建模并以此建立流场仿真模型,以有限试验数据为参考对该模型进行优化使得仿真结果满足精度要求,进而通过流场仿真计算获取套筒阀的完整流量特性插值表。与目前常用的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减少了对试验数据的需求量并保证了仿真精度。通过验证对比,以该方法获取的流量特性来计算的仿真流量与实际测量流量相比,最大误差不超过8%。
引用格式:张楼悦,朱美印,王曦,等.基于有限试验数据与流场仿真的套筒阀流量特性获取方法[J].测控技术,2022,41(2):41-48 .
7
基于T-S模糊故障树方法的惯性导航系统可靠性评估
摘要:针对传统故障树模型在复杂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局限性,引入T-S模糊故障树建模方法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分析。在建立T-S模糊故障树的基础上,以模糊门算法表征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了基于基本事件模糊概率和故障程度的复杂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并对事件进行了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分析。案例分析表明,T-S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有效解决了可靠性评估中的模糊问题、多状态问题和不确定性问题,重要度分析为故障诊断和可靠性优化提供了方法参考。
引用格式:徐廷学,王凤芹,李志强.基于T-S模糊故障树方法的惯性导航系统可靠性评估[J].测控技术,2022,41(2):49-56.
8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飞机配电装置新型自动测试系统
摘要:针对目前飞机配电装置的研究与修理现状,基于多代理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飞机配电装置自动测试模型。为提高配电装置修理水平与测试效率,提出了改进式注入测试法。以“工控机+各种程控部件+配电装置”为架构,搭建系统测试硬件平台,基于VC++6.0开发系统测试软件。并针对X型配电装置,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验证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其有效性。所设计的测试系统能够真实模拟配电装置的工作环境与原理,对于其他系列配电装置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引用格式:陈安帅,罗运虎,万晶晶.基于多代理技术的飞机配电装置新型自动测试系统[J].测控技术,2022,41(2):57-63.
9
10 Gbit/s SFP+光模块测试平台设计与优化
摘要:光模块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器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快速准确地测试光模块性能是一个关键环节,因此介绍了一种10 Gbit/s SFP+光模块测试平台的设计与优化过程。首先重点分析了多通道测试板的设计步骤,包括USB转I-2C和电源的设计方法;然后讨论了以SFF-8472协议为标准,利用数字诊断功能进行校准和监测重要数据的原理。最后对模块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误码率在1E-13以下,光功率与标准值的误差稳定在±0.5 dBm之间,表明了所提出的用多通道测试的可行性,证明其可提升测试效率。
引用格式:周扬,熊俊俏.10 Gbit/s SFP+光模块测试平台设计与优化[J].测控技术,2022,41(2):64-69.
10
基于风洞试验的组合翼伞气动特性研究
摘要:以组合翼伞气动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8 m×6 m直流开口式风洞试验对组合翼伞气动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对组合翼伞进行风洞试验气动特性研究,通过光测系统获取稳定状态下组合翼伞实际迎角,六分量天平测试系统获取气动力(矩),得到不同迎角下组合翼伞的气动力(矩)数据。通过本次试验探索柔性翼伞风洞试验方法,积累组合翼伞真实试验气动数据,研究组合翼伞气动特性,为超大型翼伞仿真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格式:杨锋魁,刘琦.基于风洞试验的组合翼伞气动特性研究[J].测控技术,2022,41(2):70-74.
11
某型机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测量与仿真
摘要:液压系统是飞机机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柱塞泵以其结构紧凑、油压高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柱塞泵在工作过程中将产生压力脉动,引起液压系统振动、噪声、工作精度降低等问题,影响液压系统性能。当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优化液压泵结构参数、优化液压系统布局、增加脉动滤波装置等方面进行压力脉动特性研究,但鲜有人着手于压力脉动测量方案的研究。以提高飞机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测量精度为需求,建立了液压系统AMESim仿真模型,考虑了传感器的选型及安装、测点的布置与数量等影响因素,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振动源下液压系统压力脉动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90°三通接头及较短的测量长度安装传感器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所得的测量误差最小;液压系统压力脉动主要来自液压泵,柱塞泵出口处的压力脉动最大。研究结果为某型机液压系统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格式:胡峰波,王朝晖,左登勇,朱莹.某型机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测量与仿真[J].测控技术,2022,41(2):75-8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2
基于稀疏表示的兰姆波模态分离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超声阵列检测过程中兰姆波的频散和多模态特性带来的信号分析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兰姆波模态分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金属板结构兰姆波模态分离中。根据S 0 和A 0 模态兰姆波在时域上的波形差异,研究S 0 、A 0 单模态字典和复合字典的构造方法,将待测信号在复合字典上进行稀疏分解,采用带相干性准则的最小角回归算法求解稀疏系数,从多模态信号中提取S 0 、A 0 单模态信号。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仿真和实验信号分析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检测信号中单模态兰姆波信号的提取。研究工作有助于解决金属板结构中多模态兰姆波的模态分离问题。
引用格式: 焦敬品,崔效印,李海平,蔡伟.基于稀疏表示的兰姆波模态分离方法研究[J].测控技术,2022,41(2):82-89.
13
基于落锤装置的体积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摘要:体积弹性模量是液压工作系统中传压介质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为求解超高压状态下液压介质体积弹性模量随压力的变化,论证了超高压状态下液压介质采用常量体积弹性模量的不适用性,构建了体积弹性模量修正方法,提出了一套用落锤液压发生装置测定液压介质体积弹性模量与体积相对压缩量之间关系的试验方案并通过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体积弹性模量修正后,压力预测准确度在2.0%以内,在压力外推2.5%的范围内,预 准确度在3.5%以内。测量结果可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对于在超高压状态下或一些特定场合提高压力测量的精度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引用格式:徐春冬,施宇成,商飞.基于落锤装置的体积弹性模量测定方法[J].测控技术,2022,41(2):90-94.
14
战略空中目标经典航迹匹配模型研究
摘要:针对战略空中目标经典航迹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多属性加权关联匹配模型,重点解决了热点区域战略空中目标经典航迹提取及实时航迹的关联匹配。针对热点区域经典航迹库生成,应用凸包Graham’s Scan算法对航迹群进行聚类分析,提取经典航迹凸包并生成经典航迹库;针对实时航迹的关联匹配,提出一种多属性加权关联匹配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确定位置、速度、航向等属性的最优权重。该模型已应用于某信息系统,有效提取了经典航迹活动规律并可以实时匹配经典航迹,同时,为空中战略态势研判提供了有力支撑。
引用格式:王诗年,王雷.战略空中目标经典航迹匹配模型研究[J].测控技术,2022,41(2):95-98.
15
基于机器视觉的共轴双旋翼桨尖位移实时监测系统
引用格式:车兵辉,尹欣繁,彭先敏,章贵川.基于机器视觉的共轴双旋翼桨尖位移实时监测系统[J].测控技术,2022,41(2):99-104.
16
基于超时重传和多重校验的UDP可靠通信设计
摘要:UDP是一种开销小、效率高的以太 传输层协议,由于其非面向连接的固有特性,在工程应用中会发生丢帧、错帧和乱帧等问题。针对UDP通信不可靠问题开展研究,在保证其开销小、效率高等优势的前提下,设计了基于四度冗余拓扑的以太 总线结构,实现了基于多重校验的以太 通信协议,提出了两种基于超时重传的UDP可靠通信方法。经建模分析,该方案相较传统单通道UDP通信,可靠度由0.9提升到0.9999。经试验测试,基于该方案的嵌入式软件可以在通信链路出现一度、二度和三度故障时,实时、可靠地完成UDP数据通信,为UDP通信提供了新的高可靠性工程应用方法。
引用格式:李浩,赵晨希,关冰.基于超时重传和多重校验的UDP可靠通信设计[J].测控技术,2022,41(2):105-110.
END
热点文章
向上滑动阅览
2020年航空航天领域优秀论文集锦
2020年计算机、自动化技术领域优秀论文集锦
大家论坛 | 高金吉院士: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监控智能化
大家论坛 | 王海峰:航空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认识与探讨
大家论坛 | 王华茂: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与发展趋势综述
大家论坛 | 苗学问:航空装备测试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大家论坛 | 李开省:大型飞机电力系统测控技术需求探讨
文章推荐 | 孙志岩: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展概述
文章推荐 | 熊建军:防冰总压/静压探针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文章推荐 | 贾兆荣:数字锁相放大器在大气透射仪中的应用研究
文章推荐 | 张建伟: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导叶容错控制研究
文章推荐 | 刘亚威:面向飞行器结构健康管理的数字孪生及应用研究综述
文章推荐 | 王红:民用航空器测试技术体系架构研究
期刊动态
向上滑动阅览
《测控技术》继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测控技术》官 “测控在线”改版升级
《测控技术》致谢2021年审稿专家
期刊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2022年第1期
2021年第12期
2021年第11期状态监测传感技术专刊
2021年第10期
2021年第9期
2021年第8期
2021年第7期
2021年第6期
2021年第5期
2021年第4期
2021年第3期
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1期
2020年第8期机器视觉技术专刊
2020年第12期人工智能与测试保障专刊
《测控技术》官 www.mct.com.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