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弟兄吊缸必知:高压软管会鼓包,一旦爆裂似机枪,务必小心把命丧

好书推荐

1,电喷资料—《船舶智能柴油机维护与管理(两本全)》原理?案例

2,《为什么此书值得老轨机务人手一本?》

现在船上每当更换检修主机排气阀或吊缸拆装缸头螺栓等零部件时都会使用到超高压液压软管和液压拉伸器。机型不同,其设计拆装油压可能相异。在7G80ME-C机型上,装配时规定油压(参数T76-02)是2200bar。拆解时松动Studs螺帽油压(参数T76-01)是2200~2400bar。

在维修保养期间,曾遇到过高压软管在加压时突然鼓包爆裂的险情,给拆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分享予大家。一:超高压液压软管的鼓包现象某次在泵压拆解缸头螺栓时,操控气动升压泵的二管轮在升压到2100bar时,突然喊到油压下跌上不去了,让检查一下液压拉伸器是否漏油。而站在缸头附近的电机员立即给予回应,让其泄压,大喊油管接头鼓包了,吓得大家疾速散退。这次幸好泄压快,没有爆管。

在升压期间,当液压油管出现鼓包或拉伸器出现泄漏时,会有如下现象发生:

1:气动升压泵的油压表指针会突然下跌一点,尽管气动泵在“嘣嘣”动作泵油,但不会看到油压表指针有回升迹象。

2:油管接头处有鼓包现象或油管某区段处有鼓包现象,常遇到前者。

3:或液压拉伸器有漏油现象,实际工作中也常遇到。

针对上述险情,为了了解其后果的严重性与危害性,特意上 搜索了一下子弹发射的出膛压力,两者一比,便知该拆装油压值的威力之强大。

二:超高压软管的结构与技术参数

超高压软管是由管芯、外壳、橡胶层、钢丝层等组成,两端配以接头或法兰头,用于输送各种介质的柔性元件。德国某家公司所生产的超高压软管其工作油压可达4000bar(400MPa)。软管结构一般是由由内胶层、内胶织物保护层、钢丝缠绕层、中胶层、外胶层构成。

内胶层容纳流体介质,其材料选用聚甲醛(POM)或聚酰胺(PA)。

增强层是骨架,经过特别处理的高强度钢丝缠绕层,能保证压力,增强层数一般从 1 层到最多 6 层,依不同承压规格,有的增强层是用钢丝编织。

外胶层用于保护增强层,是由聚酰胺(PA)或聚亚安酯(PUR)构成。

软管流体阻力小,溶积膨胀小,防化学腐蚀性好,重量轻,外径小,单根长度可达1200M。

软管接头均用优质碳素钢或不锈钢制造,采用国际先进的扣压设备和工艺,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和应用可靠性。

超高压钢丝缠绕软管材质与应用

内衬层:

尼龙

增强层:

高抗拉专用钢丝

外覆层:

聚氨酯

温度范围:

-40°C~120°C

产品特性:

耐各种油脂、耐酸碱、耐老化、耐磨

适用范围:

液压工具管、超高压清洗管、高压油泵管等要求超高压的设备

德国某家公司的超高压软管型号与技术参数摘录如下表:

软管型号

内径mm

外径mm

工作压力MPa

最小爆破压力bar

最小弯曲半径mm

ERD-F/4

4

14.9

400

10000

160

ERD-E/4

4

13.5

310

7750

145

ERD-E/5

5

15.8

330

8250

160

ERD-C/6

6

15.4

230

5750

155

三:超高压液压软管使用与安全注意事项

(1):超高压软管使用/贮存/搬运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检查软管的外表面与接头处。若目测外胶层有发泡、变脆、硬化、割伤、腐蚀(钢丝 露出);接头破坏且在软管上有滑移或腐蚀,及其弹性密封件失效;软管屈折被压扁或受到扭曲;有上述现象的则应予以换新软管。尤其是贮存多年后的软管,若目测外覆盖胶层有龟裂、锈蚀等,使用前应做压力测试。其试验压力一般是2 倍的工作压力下,保压 60 秒,无泄漏,无压力值下降。其爆破压力一般是4 倍的工作压力值。

2:按照使用要求选择油压分配块,连接软管,确保快速接头安装到位(有的接快速头带有锁环扣,接头安装到位后把锁环扣旋到锁止位),理顺软管且保持一定的松弛量,切勿扯拉太紧,以免施压后产生附加应力。

由此可见,施压期间,班组人员应全神贯注相互配合、协同作业、共御风险,以确保安全。

4:施压期间,缓慢升压与泄压,避免产生压力冲击。且使工作油压必须等于或小于液压系统的最大压力(液压系统的脉冲压力或峰值压力)。在船上使用时,应指派专人操控气动增压泵,一旦不用时,应立即拔掉空气管,避免误操作。

5:使工作油温保持在规定范围,一般是在-40℃到+100℃之间,在船上一般能够达到该要求。

6:使用期间,避免高压软管急速弯曲。若弯曲半径小于推荐值,则会严重影响高压软管的强度,包括软管接头处也需有合理的弯折过度区。否则会导致增强层外侧钢丝被拉伸,内侧钢丝被压缩,从而降低整根超高压软管的耐压强度,带来安全风险,并影响软管的使用寿命。

7:施压期间,应避免高压软管因拉伸、压缩、扭曲、或在锐角处摩擦而损坏,不应在扭转状态下使用,不能扰动(晃动)软管快速接头。

8:定期检查库存量,船上应有适当规格与数量的检验合格备品,以备急需。船上主机液压拉伸器所需油管长度一般有1.5米、3米,5米三种长度规格。若需申请备品,务必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申请,必要时备注软管的相关技术参数信息,以免错供耽误使用。

9:关于软管的贮存与使用年限,应盘卷平置,但需要特别注意软管接头附近区段的弯曲要缓折。对接头应涂抹防锈油且采用塑料保护套,避免灰尘进入管内。受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有效期难以确定。

10:在搬运高压软管期间,不应在锋利和粗糙的表面上对其拖拽,更不应对其过度折曲和压扁,应始终小心搬运。

(2):使用超高压软管时个人防护与安全注意事项

1:穿戴合适的PPE,使用液压拉伸器时,务必佩戴护目镜和防护手套。

2:工前会上,宣贯使用液压工具的风险点,强调危险性。合理分配班组人员,指定专人分别负责操作气动升压泵和液压拉伸器。在施压期间,指定专人察看液压软管与接头,以及液压拉伸器的工况。

3:注意站位,在施压过程中始终保持远离拉伸器的上方区域,有可能螺栓断裂导致突然弹跳伤人。

4:在使用液压工具前,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相关说明书(包括气动升压泵和液压拉伸器)。并按顺序细心操作相关阀门以免损坏压力表。

5:保持工作现场整洁有序。

四:超高压软管的泄露与鼓包原因浅析

1:产品质量问题:

①:高压软管生产选用材料不合格。

②:生产工艺差:软管壁厚薄不均;钢丝编织过紧、过松或钢丝层数过少;软管加压后变形量(伸长、缩短或弯曲的变形量)较大;外层胶气密性差导致钢丝锈蚀;内层胶密封性差而使高压油较易进入钢丝层;胶层与钢丝层黏着力太小。上述状况都会使软管承压降低,最终在管壁的薄弱处爆裂。

③:高压软管的接头扣压工艺差,导致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漏油鼓包。或致高压油从接头扣压处直接漏泄进入钢丝层,再沿钢丝间的裂缝窜到外胶层端部喷出,或不断沿钢丝层窜到某处进行蓄压膨胀,致外层胶发生鼓包甚至破裂。

④:接头材质选择不合格,在扣压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扣压质量与密封,使胶管在使用中漏油或鼓包。

2:使用不当问题:

①: 工作压力高于额定值或极其不稳定,操作油泵或阀门太快,产生猛烈地频繁地压力脉冲,致使高压软管鼓包撕裂漏油。

②:作业期间,高压软管受到异常扭曲、急速弯折、重物砸击、锐器碰伤等。

③:选用不当,高压软管的额定承受压力与说明书上规定地实际使用油压值不匹配。一般应根据液压拉伸器实际工作压力的1.5倍来选择高压软管。如工业生产用,建议选用耐压耐温的高压金属软管。

④:贮存保管不当,导致高压软管遭受侵蚀、机械损伤以及过早老化变质等。

⑤:工作油温超过额定允许值。

⑥:高压软管的使用年限过久,老化变质,内胶层损坏造成介质渗漏。

五:高压软管鼓包破裂致伤的严重性:

其实,在 上搜索因高压油管(包括液压油、柴油、高压气体)破裂致伤的案例很多,这属于注射伤。有的被高压油射伤手腕部,损伤软组织。一旦软组织或骨骼肌肉受创后,就会出现微循环障碍、产生无菌性炎症,致使局部肿胀疼痛。这就需要立即到正规医院得到医生的治疗。根据伤情,医生一般会进行清创,消毒,引流,敷药,严重的还需要手术等。

安全警告:

1:高压油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从针眼射出的液压油甚至难以用肉眼看见,但它能够射穿

皮肤进入人休。

2:不得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超高压力下的软管。

3:如果被高压液体(气体)射流击伤,务必将其视为医疗事故,必须立即寻医处理!

4:对软管总成进行压力测试时需远离危险区,并穿戴正确的个人防护。

参考文献:

1:《液压软管总成介绍PPT》;

2:《关于超高压软管的概述PPT》

3:《MANB&W 7G80ME-C说明书》

4:《LC-HPV-350型气动液压泵使用手册》

5: 络知识;

电喷培训

一、开设课程(理论+实操):

MAN ME-B和 ME-C5天;

二、证书发放

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后由上海沪东重机颁发培训合格证。

三、 培训地点

沪东重机培训中心,中国,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路59号

四、 名方式

0 1

南通南极生产壳管式冷却器:空冷器,滑油、淡水冷却器 、 大汽冷凝器,氟利昂冷却器,燃油加热器等,克令吊冷却器。空冷器,大型管式冷却器工厂换管业务. 2021上海海事展位W4-4E34

02

海欣自动化(南通)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船用锅炉备件专业经销商之一。主营欧堡(阿法拉伐)锅炉/扎克锅炉燃烧器备件(包括威索/奥林燃烧器,卡尔油泵等备件).此外,还提供热交换器密封垫、工业安全防护、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电气设备等。

E-mail:haixinautomation@163.com

(此处广告位招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