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江河,基于轨道
骄阳似火的6月
年轻一代经历了
人生的第一场战斗— —高考
而四局轨道工程人
每经历一个项目都像一次“高考”
唯有全力以赴
才能交出完满答卷
日前, 由公司承建的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土建7标项目T3T4车站及一期边线明挖区间通过“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评审,可谓是交出了一份标准的“工程质量”答卷。那么,这份答卷都有哪些干货呢?跟随小轨一探究竟!
明挖区间与车站航拍
高架区间护板线形
目前,成都地铁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验工移交。自2016年2月进场以来,完成混凝土浇筑58万方,钢筋制安10万吨,土石方开挖321.8万方,土方回填157.8万方,完成总产值约19.3亿元。
2018年是项目部的施工高峰期,共计完成混凝土浇筑约42万方,钢筋制安7万吨,土石方开挖180万方,土方回填135万方,年产值13.7亿元。
月施工最大强度:混凝土浇筑达到4.7万方,钢筋制安9070吨,土石方开挖32.4万方,土方回填12.85万方,共计月产值最高1.6亿元。
日施工最大强度:混凝土浇筑达到2490方,钢筋制安1684吨,土石方开挖19425方,土方回填9600方,共计日产值最高632万元。
壹
八条质量管理经验
成都地铁18号线7标段项目经理部自2016年进场建设以来,认真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以实现“认真履行合同,提升顾客满意度;精心组织施工,实现质量目标;持续改进,创建优质产品和服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品质”为目标,将质量创优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
首孔箱梁架设完成
经验1
完善制度体系
左:安全质量周例会
右:质量月签字仪式
经验2
策划创优,提早谋划
项目部自工程开工前就制定《创优管理办法》,编制《创优规划方案》,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质检师、总工程师等为副组长,各部门主任、各工区主任为组员的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了创优工作办公室,确保创优工作稳步开展。
左:底板钢筋安装
右:车站内部结构
经验3
全面实施质量标准化
项目部制定质量控制“三检”责任制、《工程开工申请审查制度》、《首件验收、样板引路管理办法》等质量管控制度,从制度上规范质量行为。编制了各个工序《作业指导书》并明确了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和工序质量卡控要点,施工过程中通过旁站监督、”三检一验“、专项检查、技能比赛等管理措施,实现了工程质量目标。
左:设备安全检查
右:旁站监督
经验4
技术先行,加强培训
项目部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制度,在施工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图纸、施工方案及技术质量标准交底,针对技术重点、难点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详细讲解,对施工作业人员分工序、工种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左:安全技术交底
右:质量控制培训
经验5
开展质量活动,提升质量水平
左:技能比武
右:质量观摩
经验6
严格首件验收制
项目部坚持每道工序施工均按照规范和设计图纸执行,对基底、钢筋、防水等施工项目实行首件验收制度,通过实施工程样板先行管理制度,以样板工程引领后续同类工程施工,从而规范施工流程管理,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创造精品工程。
工程施工前制定样板计划,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相关要求组织样板施工。样板通过验收后,组织施工人员对样板实体进行现场质量培训,确保实施标准。
左:首件验收
右:护板安装
经验7
坚持“三检一验”制度
左:钢筋笼质量验收
右:土方回填塌实度检测
经验8
大力实施激励机制
左:箱梁混凝土浇筑责任落实
右:车站底板混凝土浇筑
贰
工艺管控亮点
“全力以赴攻难关,一丝不苟做细节,精品良建筑完美,把握今天创未来”是项目始终秉持的理念。重视工艺细节,不断优化施工工艺,用每一道工序,锤炼精细化管理。
01
人工清底
基底以上30厘米进行人工开挖,有效控制基底平整度,防止超挖,最大限度减小对基底的扰动。
02
十字交叉法
每个桩基进行“十字交叉法”定位,避免钻机偏孔。
03
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布置垫块位置,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04
螺纹环规检测
丝扣使用螺纹环规检测,螺纹质量合格后方可投入现场使用。
05
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时两侧钢筋做标记,保证在套筒内有足够的丝扣数,确保两钢筋丝头应在套筒中央顶紧。
06
扭距扳手实验
现场扭距扳手实验检测,用扭矩扳手按相关的拧紧力矩值检查拧紧力矩。
07
材料堆放
材料堆放整齐统一,做到整洁安全。
08
马凳筋
马凳筋按照方案要求制作,采用测量放线布置,固定牢靠上层钢筋 ,确保能够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及上层钢筋保护层厚度。
09 钢模拼装
钢模现场预拼装后进行统一编号,减小模板拼装误差,避免出现错台。
10
振捣棒
振捣棒标注提升高度,控制上下层振捣范围,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
11
F卡具
制作专用支架“F卡具”对橡胶止水带进行居中固定,防止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挤压变形。
12
凿毛处理
加强施工缝的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加强施工缝处混凝土的结合。
13
止水带擦洗
混凝土浇筑完及时对止水带粘浆进行擦洗,提高止水效果。
14
方木处理
使用压刨机对模板背楞方木进行统一处理,保证方木尺寸均一,确保模板的平整度。
15
防水涂料喷涂
现场防水涂料使用喷涂代替传统滚涂,提高渗透性及均匀性,增强防水涂料与混凝土面的粘结力及喷涂厚度控制。
16
棱角防护
实体浇筑完成后,对棱角处进行有效防护。
叁
四项新型技术应用
01
定型钢模技术
02
液压钢模台车技术
03
数控钢筋加工设备
由于钢筋加工工程量较大,项目部购置数控钢筋加工设备对钢筋进行加工处理。通过采用人机亲和度较高智能数控系统,对所需的钢筋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加工,数控钢筋加工工艺精度高,充分保证了钢筋的定尺、调直、切断、弯箍精度,具备一次弯制合格率较高的特点,能源消耗都将大幅度降低,相应设备流程布局合理,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料、省地。
04
BIM技术应用
项目部利用BIM技术,对钢筋加工、箱梁预制、箱梁架设进行二维码技术交底,对地铁箱梁建设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三维可视化仿真模拟,对箱梁预制施工中的关键安全、质量要求进行预判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提供有力指导,确保真实条件下梁场建设和施工的安全性及质量保证。
2018年6月,成都地铁项目部全部4个工点被评为“文明施工达标工地”;
2018年10月,项目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8年12月,项目获成都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同时,成都市总工会还授予轨道公司“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2019年4月,项部两处工点通过“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评审。
2019年5月,项目被评为“青海省现场管理五星级现场”,盾构掘进班组荣获“质量信得过班组”优秀奖。
2018年12月,项目部申 了《一种双线箱梁变跨架设施工方法》《一种侧墙钢筋绑扎用移动式架体》《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立柱模板》三个专利,目前已受理。2019年5月,《一种桥梁用落水管安装支架》申 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两项专利。项目部盾构区间创”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也在同时申 中。
地铁建设事关民生,保证工程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成都地铁18号线项目在党总支与经理部的带领下于此起誓,将继续秉持“精工良建、品臻致远”的施工管理理念,以持续改进的管理态势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标准化,以成为“地铁施工标杆”的目标不断前进!
图文资料:成都地铁18号线项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