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春天的脚步近了,新学期新生活开启了。“战疫春天,不辍耕耘”栏目将陆续推送研究生授课老师们的新学期寄语、各学院在研究生教学方面的特色做法、研究生精品课程介绍等。让我们来到熟悉的学院,走近老师,进入课程的花园吧!
战“疫”学院篇
工学院
教学疫时举措<<
◆ 组织成立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小组,并以各教工党支部为小组开展线上教学交流会,保证线上教学效果。
研究生精彩线上课程选登
01
液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毛恩荣教授
1.课程特点
本课程系统地讲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应用。主要内容有液压控制阀、液压动力机构和电液伺服阀的性能分析与设计原则;机液伺服系统的类型和基本原理、机液伺服系统的分析、机液控制系统的设计、机液伺服系统的校正方法;电液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基本类型、电液位置、速度和力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电液伺服系统的校正;液压能源等。
2.课程目标
- 掌握液压控制系统及其液压控制阀、液压动力机构的工作原理、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掌握液压控制系统模型建立、分析求解和设计方案论证的理论及方法,具有基本的液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
-引导学生应用先进设计分析软件进行液压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与仿真,逐步具有应用先进设计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3.课程类别
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
4.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雨课堂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授课, 提前测试了雨课堂、QQ群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一系列可以用于线上直播教学的平台,并建立课程微信群,通知每一位选修该门课程的同学具体上课时间。提前上传授课内容的相关资料以及本课程所对应的课本相关资料,以便同学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过程中更加融会贯通。
◆ 在线课堂
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浅出,让同学们能够掌握大部分液压控制系统相关知识。同学们能够准时上课,线上授课富有热情,听课体验较好。
02
农业机械化系统仿真
杨敏丽教授
1.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实验课。主要使学生掌握机械化生产系统与田间试验设计、田间作业机械选型与方案设计、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仿真、农机物流系统设计与仿真、工程平面图形处理等有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标
-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农业机械化田间试验方案设计及系统仿真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相关试验方法和仿真手段进行田间实验方案设计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验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3.课程类别
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
4.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雨课堂+微信群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老师在第1周就已经开始了本科生的教学,具备了一定的在线教学经验。因此,该门课程根据本科教学体验,确定了 以腾讯会议教学为主,雨课堂发布公告、上传课件、授课视频保存,微信群配合通知和沟通交流的三位一体在线课程教学体系。
◆ 在线课堂
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杨老师提出在线 络教学应该注重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问题形象化、图片视频互动增加趣味性。同学们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声音传输、授课过程、图片展示等都很满意。
03
测控原理与虚拟仪器技术
王书茂教授
1.课程特点
需要掌握包括信号分析基础,数字信号的采集与控制,A/D与D/A转换原理,数据采集,虚拟仪器技术,编程技术与实际应用。实践环节包括:数字信号的采集与控制,模拟信号的采集与控制,虚拟编程技术与实际应用。
2.课程目标
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并重,穿插讲座、讨论和系统分析。
3.课程类别
专业学位课
4.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由于是第一次进行线上教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一开始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到平台调试、 PPT重新制作、录音,再到后面的直播教学,费时良久。
◆ 在线课堂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腾讯聊天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明确测控原理课的学习任务,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04
高等农业机械学
宋建农教授
1.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装备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以农业机械(机组)为对象,以工程数学为基础,应用机械土壤动力学、自动控制理论、随机过程及相似原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机及其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与系统模拟。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现有机器功能与作业质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农业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对农机产品的研究开发技能,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课程目标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课程综合设计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科研工作能力
-积极开展课堂讲授、文献阅读、 告交流、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探讨问题,逐步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注重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3.课程类别
专业学位课
4.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正式上课前的几个小时, 老师在课程群里面发布课程学生基础信息表格,让大家以接龙的形式完成。这个小小的互动,在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协作的默契,也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在课堂一般的气氛,为正式上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工作。
◆ 在线课堂
课程伊始,老师先做自我介绍,讲了些课堂的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然后让同学们依次简短介绍自己。大家都启动了麦克风,安静的 络课堂一时间活跃起来,每个人都积极发言、积极表现、积极配合,本次 络授课获得很好的效果。
05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王德成教授
1.课程特点
本课程面向工科类研究生开设,可供工科类各专业学生选修,它应用思维方法论和研究方法论来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设计)的撰写。本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科学运用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基本技能,进而为研究生顺利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提升论文(设计)质量提供理论或实践帮助。课程的重点在于使研究生掌握毕业(学位)论文的特点、具体的研究方法及如何规范表达等,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既能保证涵盖常识性及规范性知识,又能保证重点内容深入浅出,课程的广度、深度、难度可以适应研究生的基础知识要求。
2.课程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讨论与课后阅读文献,以及学习指定材料,掌握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写作规范、技巧等,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科学运用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基本技能。
3.课程类别
公共学位课
4.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开课前,通过微信群将相关通知和课件传给各位学生预览; 开课时,采用问卷星制作的问卷传到腾讯会议的聊天区用于学生在线签到,同时授课老师进行 络测试,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顺利的进入到腾讯会议,并可以清晰的看到共享课件、流畅的听到授课老师的声音。
◆ 在线课堂
在授课过程中, 授课老师通过聊天区积极地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在线解答同学们的提问;课后,及时与学生针对上课效果进行反馈交流,顺利的完成了本课程的第一次授课,教学效果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06
传递过程原理
杨德勇副教授
1.课程特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的机理、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以及在各种特定应用情况下这些基本微分方程的分析、简化和求解。内容包括:传递过程的微分方程、不可压缩流体运动、边界层理论、导热、传质、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等。
2.课程目标
-掌握基本概念、理论、方程、求解方法等理论知识,提高学术鉴别、科学研究、学术创新等综合能力。
-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复杂过程进行合理简化,具备初步的数学建模、模型求解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典型参数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计算方法等技能,提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操作技能。
3.课程类别
专业学位课
4.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由于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同学们提前10分钟就都已进入 上课堂。首先杨老师 询问了每位选课同学的学习目的以及想在课堂上多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同学们与老师进行了积极沟通。
◆ 在线课堂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 上课过程中杨老师将同学们的麦克风打开,有问题随时交流,增加了课上互动。第一节 上直播课顺利完成,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为了进一步保证教学效果,课后老师征求了学生们对线上教学的一些建议。
07
传感器检测电路
王伟副教授
1.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所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具体可作为机械电子类、机械制造类、汽车电子类等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课程目的是通过对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传感器、检测与控制单元电路的学习,熟悉如何应用传感和电路技术解决测量与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2.课程目标
-通过讲述各类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使学生掌握各种常规和现代传感技术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比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拓宽专业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具备正确、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相应传感器的初步能力;
-依托典型传感器及其输出相应信号等具体案例,培养学生设计专门接口电路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必备的专业技能;
-通过对信号的提取、调理、传输、变换等通用测控电路的学习,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初步具备基本测控电路的设计能力;
-通过学习正在发展中的现代传感技术和最新集成硬件电路,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无损检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3.课程类别
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
4.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正常上课, 老师开课前三周即着手面对“看不见的”新选修学生录制了《来自老师的问候》音频并上传到 络在线平台,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考核方法。 此外,王老师还是提前录制了PPT旁白和视频讲解,在上课前将课件与讲解视频提前发给大家。
◆ 在线课堂
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互动,老师结合科研实践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学生打成一片、风趣幽默的讲授方法,很快就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研究生们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并与老师讨论,对课程的规划与建议大家都达成了很好的一致。
08
现代设计方法
刘彩玲副教授
1.课程特点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主要介绍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三维造型设计软件,掌握现代设计手段,运用CAE软件进行虚拟样机分析,辅以CAM制造技术了解现代加工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标
-了解现代设计及其内涵,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类型及进展,理解本课程的意义。
-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具体内容,学习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学习三维造型软件、CAE软件、EDEM软件及其特点,能够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软件解决创新设计中的设计问题。
3.课程类别
专业学位课
4.授课平台
雨课堂+腾讯会议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雨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更贴近教学,腾讯会议更实用,将两者结合,利用雨课堂实现传统课堂的课间问答、出勤签到、数据统计等功能,同时利用腾讯会议强大的会议功能实现老师与同学的面对面交流。
◆ 在线课堂
“小组模式”+“课上演讲”:为弥补线上教学的反馈滞后、难以理解等缺陷, 刘老师提出“小组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讨论。同时,为确保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课程结束之后,每组要整理一份相关汇 ,并在下节课由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
09
生物质工程原理
刘贤副教授
1.课程特点
本课程 是工科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位课。生物质工程是农业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直面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生物质工程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可再生的农林生物质资源转化成能源、饲料、肥料、材料等,同时还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有效改善“三农”问题。
2.课程目标
-掌握生物质资源利用概况及资源化利用的工程基础知识。
-掌握生物质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材料化、基料化利用关键工程技术原理与工艺过程。
-通过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程类别
专业学位课
4.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采用腾讯会议直播讲授, 微信实时分享课件资料的方式进行线上授课,利用PPT课件和专业视频资料相结合,提升特殊时期课堂的趣味性。上课期间采用问题问答进行互动和间接查勤。
◆ 在线课堂
本次课的亮点是改进了课程的考核方式,将最后的结课论文分解成若干思考题, 每次课堂结束后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一道思考题并要求及时上交。这种方式既可以督促同学有效利用居家时间,好好听 课,更高效的学习,还可以简化返校后的考核环节,让同学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被疫情延误的课题实验研究。
10
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熊绍平副教授
1.课程特点
本课程为一级学科为机械工程的各研究方向全日制硕士生学位课,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 有限单元法已经成为进行工程问题设计和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有限元方法及应用课程以力学问题和机械工程问题为应用背景,系统讲授有限单元法的原理与实现方法、ANSYS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分析、等参单元和传热问题的有限单元法等。
2.课程类别
专业学位课
3.授课平台
腾讯会议
老师这样做
◆ 课前准备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老师试用对比了几个主流线上教学平台,最终选择了更易于教学,易于学生进行学习的“腾讯会议”平台, 并在正式上课前反复测试平台的各类功能以求正式上课时达到最好的效果,保证同学的学习不受到影响。
◆ 在线课堂
老师幽默风趣的开场白缓解了同学们初次上 课的尴尬,接着从有限元的概论由浅入深地给同学们介绍这门课的知识。同时,又使用“最速降线”的故事引入接下来的有限元知识中。之后,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亲和的语气既不打击同学们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又让同学明白知识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得到真知的。
由于篇幅有限,学院研究生教学举措和课程不能一一列出。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停课不停学”是农大人的坚守。在这个特殊时期,无论之前是否有过线上教学想法或实践,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老师都开始恶补线上授课的新知识新技能,为了开展新学期的教学而努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