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光拉钝岗位“生存”指南
光拉钝,指的是带钢锌浴过后机械处理与化学处理主要工艺段,包含光整、拉矫、钝化三块内容,实际操作步骤较多,应对的问题复杂,稍不注意,操作不及时,或者操作失误,便可能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减少犯错机率,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作业,本次总结对光拉钝操作进行了汇总,便于领导、师傅指导,便于自己操作与学习。
1
光整段
光整段操作涉及工作辊支撑辊换辊操作、变规格HMI操作、高压水操作、异常情况应对等内容。
首先,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是提前到中央操作室对当班计划进行阅读,确定当班生产钢种,确定带钢是否要变宽换辊、什么时间,厚度宽度规格情况,做到什么时候做什么操作心里有数。在交接班时,应检查工作辊备辊摆放位置,询问光拉钝段是否出现过异常情况,处理办法、现存问题。下面对光整段操作进行详述。
光整机换辊流程
镀锌光整机采用四辊湿式光整,最大轧制力700Ton,采用工作辊驱动方式,正负弯辊范围-30~+40Ton,光整机换辊最快时间为5min。
正常变宽换辊前应确认光整投入时间,是否要磨炉辊,如需磨炉辊,光整机换辊后投入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换完辊处于准备投入状态,二是磨炉辊带钢通过光整机,RTF段起始至光整机距离约260米,因此要与退火炉操作人员确认生产线速度,计算磨炉辊带钢尾部到达光整机时间。磨炉辊后的带钢表面状态差,易伤辊。
当退火炉操作人员通知磨炉辊完成时,立即查看操作面板上时间,确认什么时间光整机可以投入,如换辊已经完成,需要将光整机工作辊压下时间计算在内,光整机标定完成后,辊缝值为55mm,其压下需要一段时间。
现将换辊准备工作总结如下:
a.确定光整机工作辊备辊摆放位置,新辊表面状态,将芯轴竖直对齐,将小车推至光整机机架前,锁紧块锁紧;
b.确认投入时间,是否为非光整产品,是否磨炉辊;
c.确认投入轧制力与张力,投入后轧制力张力如何调整达到工艺要求延伸率。
d.拉矫机是否切换到焊缝“快开模式”,拉矫机延伸率调整
e.HMI上输入新辊辊径
f.检查钝化边吹位置,如换辊后需要钝化,调整至小于带钢80mm位置,如换辊后不需要钝化,将其调整至1600mm,避免碰触带钢。
换辊流程如下:
光整机工作辊换辊操作
高压水关闭;
打开光整机,Full open;
切换光整机工作模式到换辊模式Use-Unuse-RCH;
光整机换辊模式切换到半自动模式Semi Auto;
光整机换辊准备/SPM WR changing开始Start
,等待Ready信号;
上下工作辊芯轴对中,SPM Top/Bottom WR Spindle RotationStart,等待Complet信号;
光整机模式切换到手动Man;
解锁光整机工作辊锁紧块/SPM WR Chock Unclamp;
将旧工作辊推出至换辊小车上/WR Rush pullerBWD,将支持辊落下/BUR BalanceDown,操作换辊小车将新工作辊对准光整机/WR Changing CarDetSide;
光整机模式切换至半自动;
通知中央新辊辊径传至PLC,进行轧制线调整Pass Line Adjust,观察楔形块动作,等待Complet信号;
光整机模式切换回手动;
支撑辊抬起,新工作辊推入光整机,光整机工作辊锁紧块锁紧,换辊小车退回;
进行油缸平衡,此时正弯辊油缸升出,将上工作辊顶起/SPM WR Bending PatternBalance;
光整机操作模式切换回Use模式;
将光整机过焊缝模式选定为Soft Rolling;
通知中央操作室人员进行光整机标定,等待面板Cali标定按钮变绿,标定完成;
至此,换辊工作完成,光整机随时可以投入。
光整机换辊需要注意数个动作,第一个是工作辊的推出与新工作辊的拉入,它是通过一个安装在传动侧的推拉油缸来完成的,推拉油缸有一抓手抓住工作辊轴承座,如图所示,限位传感器提供到达位置信号,在将工作辊推出,切换新的工作辊时,新旧工作辊横向运动,旧工作辊脱离抓手,新工作辊耦合抓手。
第二个动作是轧制线调整,轧制线是为了保证光整机换辊后,上工作辊接触带钢的位置不随着新旧辊径的变化而变化,轧制线调整时,工作辊推出,支撑辊通过安装在光整机牌坊顶部的两个油缸落下一段距离,楔形块由电机驱动,通过蜗轮蜗杆前后移动,增减辊径变化的数值,轧制线调整后,始终保证支撑辊与牌坊形成一个刚体。
第三个动作是油缸平衡,推拉油缸拉入新的工作辊后,锁紧块锁紧,然后进行油缸平衡,油缸平衡动作是正弯辊油缸伸出,将上工作辊顶起来,接触上支撑辊。
第四个动作是光整机标定,光整机标定时,安装在下支撑辊轴承座下的两个大油缸将下支撑辊顶起向上运动,接触下工作辊后继续向上运动,辊缝值开始减小,直至55mm,标定完成。
按下Close按钮,光整机开始投入,负弯油缸伸出,光整机投入时,通知中央操作室人员设定光整机投入轧制力与张力,如轧制力80T,张力100/110KN。
投入时观察辊缝变化,下工作辊接触带钢后,轧制力增加,观察倾斜值变化,及时调整倾斜至-2~+2范围内。
调整完成后,通知中央操作室加张力、轧制力至要求延伸率范围,此时要到4#张力辊处观察带钢表面质量,如出现光整花,立即通知中央增加张力,降低轧制力,调整完成光整花消除后,立即到出口活套处观察光整花段带钢距离,通知中央与出口便于切除。最后开启光整机高压水、光整机过焊缝模式调整为NO-Open 模式。
换下来的旧工作辊需要运至磨辊间,再备一套新的工作辊,从工作辊轴承座编号来看,共有四套轴承座,意味着换辊频繁有可能面临无新工作辊使用的局面。
换辊完成,生产稳顺后,在换辊记录本上记录换辊相关数据。
光整机变规格操作
光整机变规格是一项日常工作,考验操作人员对操作的熟练性,师傅们往往能够根据带钢厚度、宽度、钢种,立马判断出带钢所需轧制力与张力。
光整张力操作界面如图所示。
轧制力、弯辊、延伸率模式、光整机过焊缝模式调整如图所示。
延伸率模式下,光整机前后张力保持不变,轧制力自动调整以保证延伸率达到设定值,在变规格时,需要将延伸率模式关闭,忘记关闭可能造成断带严重后果!加张力先加出口张力,降张力先降入口张力,数字确定后再回车输入。
光整机变规格时进行操作的目的是保证工艺延伸率达到要求,同钢种的厚度、宽度变化时,不需要做大的调整,如果辊子运行状态良好,在工艺要求轧制力值之上不出光整花,变薄适当增加轧制力、张力,变厚变窄降低轧制力即可。
对于DQ/52D-2,DDQ/53D、EDDQ/54D不能参考二级机张力。
以51D-2、53D为例,其不同厚度下轧制力张力如图所示,53D有两种延伸率要求,0.5~0.8%与0.9%~1.1%,看计划时要非常小心。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中,要达到同样的延伸率,同样钢种、同样张力下,往往带钢厚度越薄、宽度越宽,所需的轧制力越大。同时延伸率和生产线速度有关,在同一规格,同一钢种下,生产线速度越慢,所需轧制力、张力越小,生产线升降速时,短暂时间里光整机延伸率有波动,除了光整机,这与带钢在退火炉内温度波动造成性能波动有关。
钢种变化时,如DDQ级1.13mm/1354mm规格的DX53D变CQ级0.96/1254规格的DX51D-2,焊缝前5m开始加张力,分步调整张力70/77、100/110KN,轧制力180Ton(保证板面质量),随后加张力140/155KN,先加张力,后加轧制力,在保证板面质量的情况下将延伸率轧制力调整至合格范围内。
厚度/mm | 宽度/mm | |
DX53D | 1.13 | 1354 |
DX51D-2 | 0.96 | 1254 |
变规格时,如果需要加轧制力、张力,需要分步加,不能一步到位;如果是降轧制力,可以一次调整到位,节约时间,降张力还是需要分步调整。
薄规格钢种切换时,0.6以下薄规格SGCC、 DX51D-1/2/3/4切换至DX53D,查看带钢出锌锅表面质量,有无烧皱,操作人员到现场跟踪焊缝,提前通知中央操作室人员降低轧制力和张力,确保低张力焊缝过光整机。
DX54D、DX53D切换SGCC、DX51D-1/2/3/4,DX54D、DX53D时张力较小,53D张力最小达20/25KN,54D张力最小时为10/15KN,变规格或变宽换辊时,需要提前将光整机张力加大,避免因过焊缝或打开光整机时,3#、4#张力辊之间张力过小导致带钢瞬间松弛,全线掉张而停机。
其他
在稳顺生产过程中,每个焊缝都需要到4#张力辊处查看带钢出光整机表面质量,焊缝前后带钢易出现质量问题,如出现质量问题,除了解决问题外,需要到活套处观察有缺陷带钢距离,通知出口进行切除或者做其他处理。
支撑辊更换:
支撑辊更换正常情况要求过钢量达5万吨,实际要根据生产情况而定。
支撑辊更换时需要首先到液压站将光整段液压关停,将液压油管、润滑油管拔除。操作侧光整机入口4根液压油管,4根润滑油管,出口侧4根液压油管,2根润滑油管。
将旧工作辊推出,推拉油缸退回到位后,操作行车将操作侧盖板吊走,操作上下支撑辊锁紧块打开,操作支撑辊推拉油缸将下支撑辊拉出,将C型架安放至下支撑辊上,操作支撑辊推拉油缸,将下支撑辊和C型架推入机架,推入时要确认带钢位置,避免挂到带钢,推入完成后,将上下支撑辊和工作辊锁紧块锁紧,操作上支撑辊落下至C型架上,打开上下支撑辊和工作辊锁紧块,操作支撑辊推拉油缸将支撑辊拉出。
支撑辊拉出后,将旧上支撑辊、C型架、下支撑辊一一吊离,随后将新下支撑辊用行车吊至推拉油缸上,在将C型架吊至下支撑辊上、最后吊上新支撑辊,操作推拉油缸,一齐推入机架内,上下支撑辊锁紧块锁紧,操作上支撑辊向上动作脱离C型架,随后解锁解锁支撑辊锁紧块,将C型架与下支撑辊推出,随后吊离C型架,将下支撑辊推入机架,锁紧块锁紧,最后,关闭液压站,接好液压油管与润滑油管,随后开启液压站,注意接插油管时均需要关闭液压站,且油管保护帽不要弄脏。
如何将工作辊出来,推拉油缸单独收缩回去?
将工作辊推出后,移动放置工作辊小车上的架子,待推拉油缸抓手脱离工作辊后停止移动,挡住入口侧换辊小车限位器,给限位感应器一个假信号,随后收回推拉油缸。
检修完成后光整机液压系统、电力系统、高压水系统、润滑泵的启动:
高压水成本控制:
光整机高压水在生产速度<80m/min时,要降低高压水的压力,控制压力范围80~95bar,有异常及时调整;光整机高压水在生产速度≥80m/min时,控制压力范围100~140bar,有异常及时调整;生产汽车用钢、导轨钢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产品时可以增加压力至150bar~190bar。
光整段异常情况处理
入口人员或者孔洞检测仪发现边裂、孔洞,锌锅操作人员发现带钢出锌锅大面积锌粒锌疤和薄规格带钢在退火炉内烧皱,这些情况时有发生,光整段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应对。
发现边裂、孔洞,如果是薄规格的带钢,提前打开光整机,将张力张力降至最小,如0.47的SGCC小张力40/45过,同时打开拉矫机,拉矫段同样是最小张力。大张力容易将带钢撕裂,造成断带后果。
如果带钢孔洞,边裂情况不严重,但是孔洞、边裂边缘出现带钢外翻,也需要打开光整机、拉矫机。带钢缺陷处外翻容易伤辊。
微小孔洞可以不变光整拉矫段参数,但是要到光整机后、出口活套处跟踪带钢表面质量。如出现伤辊,通知值班作业长并立即进行换辊操作。
如果发现带钢出锌锅有褶皱,褶皱严重需要打开光整机、拉矫机,褶皱轻微可以适当减小光整机轧制力让其轧过。
注意如果需要打开光整机、拉矫机时,钝化或者耐指纹在投入中,此时也要打开辊涂辊或者挤干辊。
当带钢出现光整辊印即光整亮点时,如果光整亮点缺陷明显,立即进行换辊操作;如果亮点轻微,或者不能换辊时,根据缺陷出现在带钢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将高压水车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操作上高压水小车/下高压水小车停留至出现光整亮点位置,调整高压水压力至170Bar,冲洗工作辊辊面,10min内未见缺陷明显改善立即进行换辊操作。
当高压水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动用地面高压水小车,进行手动清洗,以确保带钢上下表面质量和粗糙度。
2
六价铬钝化段
每天在交接班时,应查看计划钝化栏代码,看是否需要钝化,钝化种类。钝化投入前2小时,提前通知检修人员对喷管进行疏通与清洗(两套均需要疏通,防止一套不正常需切换时另一套喷管堵塞),确保本班或下一班组钝化投入时喷液管道畅通。
—— ——六价铬钝化准备—— ——
●对钝化液进行取样,送至化验室;
●一号槽与二号槽钝化挤干辊送电;检查CHR SEQ Controll连锁条件,异常时Fault Code 代码为2,按FLT Ack进行复位;1#、2#程序RESET;将2#槽钝化边吹位置调整到比带钢宽度小80mm位置;
●至现场配液槽加六价铬,一次加2~3桶;
●HMI界面配液槽加水,一桶药剂加入0.1m3的水,启动搅拌器搅拌约2min;
●热风干燥开启,设置为100℃,满足工艺要求90℃以上;
●开启阀门往循环槽中加液,尽量多加,循环罐体积要求大于0.5m3,配液槽要求大于0.3m3,循环槽中的钝化药剂浓度要求5~7g/L(凯密特尔)或6~8g/L(汉高);
●检查钝化模式是否为AUTO模式;
●现场检查测试面板是否调整到零位;
钝化投入时,挤干辊先动作,下挤干辊先接触带钢,待上下挤干辊投入动作完成,限位感应器接受到信号,随后钝化泵启动,上下钝化喷管喷出钝化药剂,滴漏保护盘移开,以上动作大概需要15s时间完成,因此,如果下一个焊缝后带钢需要钝化,要根据生产线速度来决定投入时间,尽量减少带头带尾因钝化投入造成的损失。
投入钝化后,需要注意上喷管压力不能太大,防止其喷溅至横梁上聚集,滴漏造成钝化斑缺陷。
投入钝化后,立即到出口活套处观察焊缝前后带钢钝化情况,及时通知出口人员焊缝前后带钢切除距离。
钝化过程中,厚规格带钢需要每个焊缝观察带钢边部钝化情况,厚带钢容易出现黄边缺陷,这是因为厚板子边部横截面不被挤干辊挤干所致。钝化投入后还可能出现因挤干辊磨损出现钝化边缺陷,钝化挤干辊原则上应遵循钝化产品由宽到窄的规律,但是实际生产中不可能像光整机工作辊那样频繁更换,只能逆宽生产。
如果发现挤干辊磨损问题严重,此时需要切换钝化槽。
由于2#钝化槽的挤干辊容易被钝化后辅助边吹吹出的药剂污染,钝化投入时,总是先使用2#槽。切换钝化槽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停钝化时间,根据个人经验不同,停钝化时间从60s~80s有所不同,有人是在生产线速度的110%的距离上停钝化,如生产线速度100m/min,那么,焊缝距离钝化槽还有110m距离时开始切换,点击切换按钮自动切换。
也可手动点击切换,首先停2#槽钝化,在HMI上点击2# Not Use 后等待2#槽打开信号,随后投入1#钝化槽,注意如果没有等待打开信号就投入1#,容易造成信号混乱,1#钝化槽无法投入。
在停钝化后一段时间里有时会出现带钢发黄现象,如果出现该现象,到现场拉矫机处将喷管水流调小一些,开启钝化热风干燥,带钢发黄是因为带钢上参与的水接触钝化后的转向辊,转向辊上此前由于钝化,残留有一部分药剂,最后溶解于水中,涂至带钢上。
钝化挤干辊更换流程:通知机械相关人员进行三方挂牌,装辊前与检修人员共同拆包确认辊面质量。挤干辊更换完毕后通知维护与检修人员现场进行三方确认,发现异常时要求维护、检修人员进行调整,确认无异常后,在《镀锌钝化换辊记录本》进行三方签字,最后在交接班本上做记录。
钝化段的操作面板说明:
钝化应及时查询钝化液浓度,不符合要求尽快做调整。
3
无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段
镀锌线无铬与三价铬处理采用两辊逆涂式钝化,在镀锌板上下分别布置有两只辊子,一只涂覆辊,一只汲料辊,在汲料辊下方盛放钝化液托盘。
0
无铬钝化或三价铬钝化准备工作
1
通知机械人员,让其将辊涂机架推入带钢运行线,检查两机架间的托辊升降情况,当使用UF1#时需要将托辊升起来;
2
如果是三价铬钝化,需要进行配液,药剂加入30%的脱盐水,根据药剂桶上刻度进行配液;
3
关闭水罐出水阀,打开药剂阀;将液管放置到位,确保溢流阀门打开,确认上机架位置是否落下,开启循环泵,将剩余水冲洗干净,此时回流管放置于排废液处,如果是三价铬钝化,不需要将水排尽,关闭回流阀;
4
将辊子进行压靠,确保提吊辊与涂敷辊辊间贴合;
5
通知中央操作室人员(此时人在平台上)将HMI上将辊子送电,操作模式切换至半自动,UF Prepare开启,让辊子转动起来,确保两辊之间有药剂;
6
将空调水打开,循环水打开(三个阀);
7
现场 警按钮复位;
8
开启加热器Breaker/Heater;
9
最后一步开启风机,加热风机开启2台,冷却风机开启8台;
至此准备工作完成,辊涂准备开始投入运行
现场管道认识:
辊涂投入半小时内,用测温仪测量带钢实际烘干温度,工艺要求烘干温度范围为85℃至120℃(目标控制温度95℃至120℃),如发现偏低,通过调整温度值调整功率,增加温度。
功率、温度、电压、电流要在在当班膜厚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首样送样后必须及时电话咨询化验室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膜厚并下样检测直至膜厚正常。
膜厚需要及时查询记录,正常生产中要求每3小时查询膜厚并记录一次,对于规格变化时应要求出口优先送样规格变化后的首卷样。
膜厚的调整通过调整提吊辊、涂覆辊的转速以及两辊间压力来调节,实际操作中多以化验室膜厚结果为准,通过速比来调节膜厚,调节辊间压力来使带钢传动侧与工作侧膜厚均匀,应注意速比不能小于100%,小于100%即辊子线速度小于生产线速度,容易造成划伤。
生产线速度升降,需要及时调整速比,保证涂辊转速保持不变。
膜厚要求
无铬钝化产品:0.6-1.0g/㎡;
耐指纹产品:凯密特尔 1.0~1.5g/㎡ ;广州汉高 0.8~1.2g/㎡
三价铬产品:45mg/㎡ ~75mg/㎡(目标:50mg/㎡ -65mg/㎡)
UF切换:
UF1#、UF2#间切换,当前使用UF1#,UF2#已经做好准备工作(安装完并试水)。
通知机械人员将UF2#机架推入运行线,吊上新的药剂桶至2楼平台上,如果是三价铬产品,立马进行配液,进液管道、溢回流管道接好完毕,走完UF2#辊涂准备工作流程,投入UF2#,之后停止UF1#,并回收药剂,对UF1进行清洗完成。通知维护人员将UF1下机架离线,下机架离线后再降低UF1前的托辊使其离线。
UF切换时,有问题的UF不能停下来,否则生产出来的带钢为废品,等到另一UF投入后,方可停问题UF。
试水过程:
试水前先检查所有管道、阀门、连接轴、辊子、托盘是否安装到位,所有限位是否感应到,阀门循环线路是否切换好。
先将2楼回流溢流管道连接胶管放置于排废液处,托盘回流阀门打开,将托盘残余药剂或废液排掉。往循环罐里放入一定量的清水,关闭钝化液进液手阀,打开循环罐进水手阀,开启循环泵,待回流管出水全是清水后,关闭托盘回流阀,打开溢流阀门。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回流管道是否堵塞,排掉管道里面残余的药剂或废液。
托盘里面液位继续上升,等有溢流以后观察溢流管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托盘有无漏液情况,液面能否接触到钢辊。特别是观察上辊两辊之间的托盘是否漏液,如果漏液的话要适当调节限位阀或者要机械调节托盘的水平度。
当托盘里面的流量稳定以后,把辊子转动起来,转动后观察辊子转动是否顺畅、是否有异响,同时在电脑上确认四台电机的转速和扭矩是否正常。
转动稳定后把辊子合上,进行压力平衡调节,电脑上显示的辊子两边压力数值仅做参考,不能作为最终压力平衡的依据,辊子两边的压力是否平衡主要是看当辊子刚合上的那一段时间两辊之间的上水量。当辊子合上的时候一边比另一边的上水量明显小很多,就说明上水量小的一侧压力偏小,要进行调节。调节方法是打开压力连接轴的离合器进行单边调节,然后参考电脑上显示的两边压力数值对工作侧或者传动侧的压力进行适当增加、减小。调节完成后把辊子打开,再次把辊子合上观察上水量,如果还是不平衡就再次进行调节,直至两边上水量差不多为止。
当压力调平衡以后,加大两辊之间的压力,到与平常UF正常投入时差不多,再次观察辊子的转动情况。
试水调压完成后,把辊子停转,把托盘和罐子里面的水排空,把辊子打开。如果是停机的时候试水调压,完成后还需用包装纸把下托盘盖好,以免带钢刮到或者锌皮掉入。
试水完成后,通知检修作业区将上下机架推出。
异常情况处理
辊涂机运行时,涂覆辊直接接触带钢,带钢表面所携带的锌灰等脏物与药剂发生反应,聚集在涂覆辊面上,形成钝化色差缺陷。
为了减少带钢表面所携带的锌灰等异物,钝化运行时,在光整机出口有两套高压水(4根喷管)冲洗带钢上下表面。
如发现涂覆辊上有粘结异物造成钝化色差,此时需要利用焊缝前后带钢切除距离进行清洗涂覆辊。
清洗涂覆辊时,需要一块条形带钢,端部绑上抹布,浸润香蕉水。
在焊缝前后清洗带钢的原因是,便于切除因清洗辊面造成的废品,中央通知焊缝来时,利用不到10s的时间清洗辊面!清洗过后,钝化色差得到缓解。
拉矫段操作认识补充~~
镀锌拉矫机的组成由机架、双延伸单元、横向翘曲单元、纵向翘曲单元构成,非传动,辊盒式。拉矫机操作HMI操作界面如图。
现场操作面板:
涉及拉矫段的异常情况处理:
4#张力辊扭矩出现异常时,相差太多,此时查看其转速,看是否辊间存在速差,现场查看带钢表面,发现有划伤情况时,降低光整机入出口张力、调整拉矫机双延伸单元压下量,从而降低4#张力辊扭矩。
当生产薄规格时,如果发现带钢在拉矫机处打滑,首先检查拉矫机下辊盒顶上是否到位,查看挡块位置,如没到位可调整限位接近开关。如果到位仍有打滑现象,应降低喷管水量,适当增加E翘、C翘压下量,增大摩擦力,使带钢更好的与辊子接触。同时要避免带钢下表面擦到下辊盒的辊子固定挡块。
L翘辊擦划伤:现场查看辊子与带钢接触情况,如果是压下量小的话,加大压下量;如果是辊子自身转动不良,马上打开。
结语
好了,本次总结到这里就结束了,古人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总结肯定有不到位的地方,恳请师傅与领导批评指正,指明下一步工作方向!
zhajizhouchen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