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变送器的安装、维护、故障案例分析

2

2021年2月船舶智能柴油机维护与管理第二本(案例分析)已出版,第一本原理,第二本案例,欢迎咨询购买。

四海漂泊皆兄弟,免费分享不言谢;他日问题解决时,莫忘鸿雁飞汪伦

1,欢迎投稿admin@haijiwu.com,稿费每千字最高500元!分享和赚钱。

2, 好书推荐《为什么此书值得老轨机务人手一本?》

压力变送器的使用十分广泛,无论是国产变送器还是进口变送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 工作环境人为操作不当或者 自身原因都会出现各种故障,因此我们不仅要按照说明书的标准规范进行操作,还要掌握正确的故障判断、养护和维修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压力变送器的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

压力表与压力变送器的区别在于……

A:压力表一般直接装在管道中,利用内部的膨胀管感应压力,同时驱动齿轮机构使指针转动达到显示压力数值的效果。

B:压力变送器一般用于工控自动化中。安装在需要读取压力的地方,可能为管道或者某个存储罐,将气体、液体等压力信号转变为电流或者电压信号,这些电流或者电压信号将提供给记录仪、调节器、 警器等仪表,从而达到测量、记录和调节的作用。

传感器与压力变送器的区别在于……

A:现在人们说的传感器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分别是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

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够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需要将其调制与放大。

随着集成技术的发展,人们又将这部分电路及电源等电路也一起装在传感器内部。这样,传感器就可以输出便于处理,传输的可用信号了。

B:所谓的传感器是指上文中的敏感元件,而变送器就是上文中的转换元件。压力变送器是指以输出为标准信号的压力传感器,是一种接受压力变量按比例转换为标准输出信号的仪表。

常用变送器外观图

棒式压力变送器

变送器标志

变送器的铭牌应完整、清晰,并具有以下信息: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额定工作压力、等主要技术指标;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防爆产品还应有相应的防爆标志。差压变送器的高、低压容室应有明显标记。

变送器密封性

压力变送器的测量部分在承受测量压力上限时(差压变送器为额定工作压力),不得有泄漏现象。

变送器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时,变送器各组端子(包括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注:两线制变送器只进行输出端子对外壳试验。

变送器绝缘强度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时,变送器各组端子(包括外壳)之间施加下表所规定的频率50Hz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应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压力变送器的安装10个注意……

保证仪表不出现损坏,避免

原因 结果
腐蚀 腐蚀接液膜片
高温、毛细管灼烧 充油气化,损坏膜片
低温 接液介质结冰,损坏膜片
固体颗粒、杂质 高压、速下流动,损坏膜片
振动 损坏变送器
刮、擦膜片 损坏膜片
垫片对中不好,挤压膜片 损坏膜片
尖峰脉冲压力冲击 损坏仪表
测量压力超过变送器承受范围 损坏仪表

保证压力正常传递,避免

介质含固体颗粒、杂质;

引压管太细、阀门开度不够;

引压管直角拐弯太多。

低温

引压管内介质凝结、甚至结冰;

结冰会造成仪表损坏。

毛细管折,弯曲半径太小等

保证仪表测量准确,避免

原因 结果
高低侧引压管所处温度不一样 管内介质密度不一样,产生差压进而造成测量偏差,且无法修正
引压管长度很长 响应时间很长
使用隔离液时,高低压测引压管内高度不一致 高度不一样,产生差压,进而造成测量偏差,且无法修正
多种不同形态介质存在:液体中有气体或者固体;气体有液体或者固体 产生的差压无法预测,且无法补偿或者修正

给压力变送器选取压点应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1、测量气体压力时,取压点应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

2、测量液体压力时,取压点应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

3、测量蒸汽压力时,取压点取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

4、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工艺介质流束稳定的管段。

5、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道上时,压力取源部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件的上游侧。

6、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工艺设备和工艺管道的内壁。

7、在垂直工艺管道上测量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介质的压力时,取源部件应倾斜向上安装,与水平线的夹角应大于30度,在水平工艺管道上宜顺流束成锐角安装。

8、压力变送器安装位置应光线充足,操作和维护方便,不宜安装在振动、潮湿、高温、有腐蚀性和强磁场干扰的地方。

9、压力变送器 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取源部件。测量低压的变送器的安装高度宜与取压点高度一致,尤其是测量液体介质和可凝性气体介质。

10、测量气体介质压力时,变送器安装位置宜高于取压点,测量液体或蒸汽压力时,变送器安装位置宜低于取压点,目的在于减少排气、排液附加设施。

压力变送器日常维14个注意点……

压力变送器使用过程应注意考虑下列情况:

1、变送器上切勿使用高于36V的电压,容易导致损坏。

2、变送器切勿用硬物碰触膜片,会损坏隔膜片。

3、被测介质不能结冰,否则传感器元件隔离膜片容易损伤,导致变送器破坏。

4、在测量蒸汽或其他高温介质时,其温度不应超过变送器使用时的极限温度,否则必须使用散热装置。

5、在测量蒸汽或其他高温介质时,为使变送器和管道连在一起,应使用散热管,并使用管道上的压力传至变压器。当被测介质为水蒸气时,散热管中要注入适量的水,以防过热蒸汽直接与变送器接触,致使损坏传感器。

6、在压力传输过程中,应注意几点:变送器与散热管连接处不可漏气;在打开阀门时要小心,以免被测介质直接冲击、损坏传感器膜片;必须保持管路畅通,避免管道中的沉积物弹出并损坏传感器膜片。

压力变送器厂家一般质保一年,有的质保两年,但是没有哪个厂家会经常去给你维护压力变送器,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下:

1、防止渣滓在导管内沉积和变送器与腐蚀性或过热的介质接触。

2、测量气体压力时,取压口应开在流程管道顶端,并且变送器也应安装在流程管道上部,以便积累的液体容易注入流程管道中。

3、测量液体压力时,取压口应开在流程管道的侧面,以避免沉积积渣。

4、导压管应安装在温度波动小的地方。

5、测量液体压力时,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免液体的冲击(水锤现象),以免变送器过压损坏。

6、冬季发生冰冻时,安装在室外的变送器必须采取防冻措施,避免引压口内的液体因结冰体积膨胀,导致变送器损失。

7、接线时,将电缆穿过防水接头或绕性管并拧紧密封螺帽,以防雨水等通过电缆渗漏进变送器壳体内。

8、测量蒸汽或其它高温介质时,需接加缓冲管(盘管)等冷凝器,不应使变送器的工作温度超过极限。

压力变送器的故障案例分析……

外壳、接液部分便件故障

故障:外壳进水其原因

原因:变送器电缆入口为整个电缆走线的最低点,雨水、冷凝水沿着穿线管灌入; 密封不好等等。

红色塑料帽为出厂的时候防止异物、杂物进入,不能作为密封使用:(老化变黄)且不满足防爆要求。

机械损伤:

充油漏油

正常情况下,内有充油使得膜片富有弹性

可由指肚感觉(不能大力)

注:清理膜片时,尤其需要注意不要使用硬物刮,擦等直接方式去除:而需要使用溶剂溶解膜片上的附着物后进行清洗去除,否则会损伤膜片,进而影响测量。

压力变送器实际案例分析

DCS操作画面上的温度测点变成白色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卡件安全栅未送电或有故障

(2)现场未接线或者接线错误

(3)所测温度超量程

现有一个压力变送器,用来测量烟囱内部的压力,如何判断压力变送器得好坏,它的阻值一般是多少,如何进行零点校正。

现场最粗糙的做法是:

  • 通常是看在零压力输入时,看输出是否在:4MA,

  • 压力变化时输出是否随动!

  • 仪表内阻参数是用来计算设备电压降用的,内阻在不同压力下是不同的。并且很多厂家的内阻是最高上限(保守参数),往往实际出厂的产品是不会有这莫高的内阻的。

  • 有条件的还是要打压,测输出!

  • 在冬季开车时期,工艺人员说有一台差压变送器指示与工艺实际情况差异较大,要求处理。请详细的描述处理该故障的整体过程。(应包括:沟通、联锁、防冻、安全、记录等相关内容)

    1、与工艺人员详细沟通后,确认仪表位号,确认运行工况。填写工作票,准备开始工作。

    2、对于参与联锁的仪表,在处理前在填写联锁投退单后,再在DCS和ESD中解除响应的联锁。

    3、到现场后检查伴热情况,如果被冻,先检查伴热管线,再用低压蒸汽对伴热和取压管进行吹扫。检查被冻原因,如果因为蒸汽伴热压力不够或伴热蒸汽停,要立即联系工艺进行处理蒸汽伴热。

    4、如果不是被冻原因,要检查变送器根部是否能排出液体,从而判断取压管是否导通。如果不通,则要通过排污或吹扫的方式处理。

    5、排污时有可能排出有毒有害的工艺气体,检查伴热防止烫伤。

    6、处理完,要对所有该表的保温和现场卫生进行处理,并要求工艺人员加强注意该仪表的显示,并在工作联系单上签字 。

    压力变送器常见故障及分析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 无输出 导压管的开关是否没有打开 打开导压管开关
    导压管路是否有堵塞 疏通导压管
    电源电压是否过低 将电源电压调整至24V
    仪表输出回路是否有断线 接通断点
    电源是否接错 检查电源,正确接线
    内部接插件接触不良 查找处理
    若是带表头的,表头损坏 更换表头
    电子器件故障 更换新的电路板或根据仪表使用说明查找故障
    2 输出过大 导压管中有残存液体、气体 排出导压管中的液体、气体
    输出导线接反、接错 检查处理
    主、副杠杆或检测片等有卡阻 处理
    内部接插件接触不良 处理
    电子器件故障 更换新的电路板或根据仪表使用说明查找故障
    压力传感器损坏 更换变送器
    实际压力是否超过压力变送器的所选量程 重新选用适当量程的压力变送器
    3 输出过小 变送器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小于12VDC,则应检查回路中是否有大的负载,变送器负载的输入阻抗应符合RL≤(变送器供电电压-12V)/(0.02A)Ω
    4 输出不稳定 实际压力是否超过压力变送器的所选量程 重新选用适当量程的压力变送器
    压力传感器是否损坏(严重的过载有时会损坏隔离膜片) 需发回生产厂家进行修理
    导压管中有残存液体、气体 排出导压管中的液体、气体
    被测介质的脉动影响 调整阻尼消除影响
    供电电压过低或过高 调整供电电压至24V
    输出回路中有接触不良或断续短路 检查处理
    接线松动、电源线接错 检查接线
    电路中有多点接地 检查处理保留一点接地
    内部接插件接触不良 处理
    压力传感器损坏 更换变送器
    5 压力指示不正确 变送器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小于12VDC,则应检查回路中是否有大的负载,变送器负载的输入阻抗应符合RL≤(变送器供电电压-12V)/(0.02A)Ω
    参照的压力值是否一定正确 如果参照压力表的精度低,则须另换精度较高的压力表
    压力指示仪表的量程是否与压力变送器的量程一致 压力指示仪表的量程必须与压力变送器的量程一致
    压力指示仪表的输入与相应的接线是否正确 压力指示仪表的输入是4~20mA的,则变送器输出信号可直接接入;如果压力指示仪表的输入是1~5V的则必须在压力指示仪表的输入端并接一个精度在1‰及以上、阻值为250Ω的电阻,然后再接入变送器的输入
    变送器负载的输入阻抗应符合≤(变送器供电电压-12V)/(0.02A)Ω 如不符合则根据其不同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升高供电电压(但必须低于36VDC)、减小负载等
    多点纸记录仪没有记录时输入端是否开路 如果开路,则不能再带其他负载;改用其他没有记录时输入阻抗≤250Ω的记录仪
    相应的设备外壳是否接地 设备外壳接地
    是否与交流电源及其他电源分开走线 与交流电源及其他电源分开走线
    压力传感器是否损坏(严重的过载有时会损坏隔离膜片) 须发回生产厂家进行修理
    管路内是否有沙子、杂质等堵塞管道(有杂质时会使测量精度收到影响) 须清理杂质,并在压力借口前加过滤
    管路的温度是否过高(压力传感器的使用温度是-25~85℃,但实际使用时最好再-20~70℃以内) 加缓冲管以散热,使用前最好再缓冲管内先加些冷水,以防过热蒸汽直接冲击传感器,从而损坏传感器或降低使用寿命

    智能压力变送器常见故障及分析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 输出指示表读书为零 电源电极是否接反 纠正接线
    电源电压是否为10~45VDC 恢复供电电源24VDC
    接线座中的二极管是否损坏 更换二极管
    电子线路板损坏 更换电子线路板
    2 变送器不能通信 变送器上电源电压(最小值为10.5V) 恢复供电电源24VDC
    3 变送器读书不稳定 负载电阻(最小值为250Ω) 增加电阻或更换电阻
    单元寻址是否正确 重新寻址
    测量压力是否稳定 采取措施稳压或等待
    检查阻尼 增加阻尼
    检查是否有干扰 消除干扰源
    4 仪表读数不准 仪表引压管是否畅通 疏通引压管
    变送器设置是否正确 重新设置
    系统设备是否完好 保障系统完好
    仪表没校准 重新校准
    5 有压力变化,输出无反应 仪表引压管是否畅通 疏通引压管
    变送器设置是否正确 检查并重新设置
    系统设备是否完好 保障系统完好
    检查变送器安全跳变器 重新设置
    传感器模块损坏 更换传感器模块

    2021年2月船舶智能柴油机维护与管理第二本(案例分析)已出版,第一本原理,第二本案例,欢迎咨询购买。

    四海漂泊皆兄弟,免费分享不言谢;他日问题解决时,莫忘鸿雁飞汪伦

    1,欢迎投稿admin@haijiwu.com,稿费每千字最高500元!分享和赚钱。

    2, 好书推荐《为什么此书值得老轨机务人手一本?》

    液压系统油温高会对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油温高可能只是表象,背后隐藏着各种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

    01

    液压油油温过高的危害

    ①液压油黏度、容积效率和液压系统工作效率均下降,泄漏增加,甚至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②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润滑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加,结果造成泵、阀、马达等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损而使其失效或 废。

    ③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变质,寿命缩短,甚至丧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压系统…

    02

    液压系统油温升高的一般性原因、后果及解决措施

    液压系统在工作中有能量损失,包括压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三方面,这些损失转化为热能,使液压系统的油温升高。一般液压系统的油温应控制在(30-60)℃范围内。油温升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1)使油液粘度下降,泄漏增加,降低了容积效率,甚至影响工作机构的正常运动;(2)使油液变质,产生氧化物杂质,堵塞液压元件中的小孔或缝隙,使之不能正常工作;(3)引起热膨胀系数不同的相对运动零件之间的间隙变小,甚至卡死,无法运动;(4)引起机床或机械的热变形,破坏原有的精度。

    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温度的措施1、当压力控制阀的调定值偏高时,应降低工作压力,以减少能量损耗;2、由于液压泵及其连接处的泄漏造成容积损失而发热时,应紧固各连接处,加强密封;3、当油箱容积小、散热条件差时,应适当加大油箱容积,必要时设置冷却器;4、由于油液粘度太高,使内磨擦增大而发热时,应选用粘度低的液压油;5、当油管过于细长并弯曲,使油液的沿程阻力损失增大、油温升高时,应加大管径,缩短管路,使油液通畅;6、由于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使油温升高时,要利用隔热材料和反射板等,使系统和外界隔绝;7、高压油长时间不必要地从溢流阀回油箱,使油温升高时,应改进回路设计,采用变量泵或卸荷措施。

    03

    油箱引起的油温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油箱起着一个“热飞轮”的作用,可以在短期内吸收热量,也可以防止处于寒冷环境中的液压系统短其空转被过度冷却。油箱的主要矛盾还是温升。温升到某一范围平衡不再升高。严重的温升会导致液压系统多种故障。

    引起油箱温升严重的原因有

    ①油箱设置在高温热辐射源附近,环境温度高;②液压系统各种压力损失(如溢流、减压等)产生的能量转换大;③油箱设计时散热面积不够;④油液的粘度选择不当,过高或过低。

    解决油箱温升严重的办法是

    ①尽量避开热源;

    ②正确设计液压系统:如系统应有卸载回路、采用压力适应、功率适应、蓄能器等高效液压系统,减少高压溢流损失,减少系统发热;

    ③正确选择液压元件,努力提高液压元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减少泄漏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带来的发热现象;

    ④正确配管:减少过细过长、弯曲过多、分支与汇流不当带来的局部压力损失;

    ⑤正确选择油液粘度;

    ⑥油箱设计时应考虑有充分的散热面积和油箱容量。一般油箱容量应按泵流量(l/min )的 2~6 倍选取,流量大的系统取下限,反之取上限;低压系统取下限,反之取上限。

    ⑦在占地面积不容许加大油箱体积的情况下或在高温热源附近,可设油冷却器。

    ( 2 )油箱内油液污染

    油箱内油液污染原因有:

    ①油箱内有油漆剥落、焊渣剥离片等;

    ②油箱防尘措施不好,由外界空气进入了尘埃及腐蚀性气体等;

    ③由于温差,凝结在油箱顶盖的水珠进入油冷却器破损而漏水等。

    解决办法:

    ①油箱内油漆应与液压油相容,注意油箱内油漆工艺,如应先严格去油去锈去污后,再油箱内表面。

    ②油箱箱盖要注意防尘密封,只允许装在箱盖上的空气滤清器(往往兼作注油口)和大气相通,避免空气中尘埃带入箱内,用于同箱上的空气滤清器,具有在加油过程中防止大颗粒杂质混入油箱及防止系统在工作时由空气带入油箱中的尘埃两个作用,已有标准件出售(EF 型);

    ③检查漏水部位,予以排除。

    3 )油箱内油液空气难以分离

    由于回油在油箱内的搅拌作用,易产生悬浮状气泡夹在油内,若被带入液压系统会产生许多故障(如泵噪声,气穴及液压缸爬行等)。

    为此,①油箱内应设置消泡隔板,把油箱内系统回油区与泵吸油区隔开,回油流被隔板折流,流速减慢,利于气泡分离并溢出油面(图 3-10a )。但这种方式分离细微气泡较难,分离效率不高。②当箱盖上的空气滤清器被污物堵塞后,也难于与空气分离,此时还会导致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因油箱油面上下波动而在油箱内产生负压使泵吸入不良。此时应拆开清洗空气滤清器。

    ( 4 )油箱振动和噪声的对策

    减少振动和隔离振动:主要是对液压泵电机装置采取此类措施。如使用减振垫弹性联轴节,并进行回转零件平衡和进行安装同轴度(泵轴电机轴)的检查,油箱盖板(底板)须有足够的刚度,在液压泵电机装置下部垫以吸音材料,振动和噪声值可明显降低,若液压泵电 机装置与油箱分设,效果更好。实践证明,回油管端离箱壁的距离不应小于 5cm, 否则噪声振动可能大。

    1、随新油进入的。

    2、在装配过程中系统内部的。

    3、随周围空气进入的。

    4、液压元件内部磨损产生的。

    5、通过泄漏或损坏的密封进入的。

    6、在检修时带入的。

    污染物的清除与控制需要使用过滤器,液压系统可能装有很好的过滤器,安装位置也很合适,但如果不精心保养和及时维护,过滤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浪费了所花的费用。所以应做好下列工作:

    1、制定一个过滤器的维护日程表并严格执行。

    2、检查从系统中更换下来的滤芯,找出系统失效及潜在问题的预兆。

    3、不要把泄漏出来的任何油液倒回系统中。

    04

    泵阀引起的油温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泵如果正确的安装使用,液压泵可连续使用多年而不需要维修。一但发现问题,应该及早找出原因并尽快排除。借助于液压图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工作就要简单的多。液压阀的制造精度高,只要合理装配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一般很少泄漏,并可精确地控制系统内的油液压力、方向和流量。油中的污染物是阀失效的主要原因,少量的纤维、脏物、氧化物或淤渣都会引起故障或阀的损坏。如果采用信得过的制造厂的产品,设计不当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引起泵、阀的故障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外界条件

    1.1紧固螺栓的松动,由于紧固过度造成的变形与破损。

    1.2负荷的剧烈变化。

    1.3振动、冲击。

    1.4组装、拆卸、修补做业和顺序的错误,工具的好坏,零件的破损、变形以及产生伤痕和丢失。

    1.5配管扭曲造成的变形与破损,或配管错误等。

    2、液压油条件

    2.1混入杂质、水、空气及劣化。

    2.2粘度、温度是否合适。

    2.3润滑性。

    2.4吸入条件是否良好(防止气穴、过大的正压或负压)。

    2.5异常的高压、压力波动。

    3、元件本身的好坏

    3.1结构、强度。

    3.2零部件(轴承、油封、螺栓、轴)的品质。

    3.3

    滑动部分的磨损、划伤、粘滞。

    3.4零部件的磨损、划伤、变形、劣化。

    3.5漏油(内泄漏、外泄漏)。

    为使阀的维修工作安全可靠,应遵循下例原则:

    1、在拆卸液压阀之前要切断电源,以免系统意外启动或使工具飞出。

    2、在拆卸液压阀之前,要将阀的手柄向各个方向移动,以便将系统内的压力释放。

    3、在拆卸液压阀之前,要将液压传动的所有工作机构锁紧或将其置于较低位置

    05

    蓄能器引起的油温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蓄能器是贮存高压油的装置,当泵处于正常的无负荷状态或空转状态,就可给蓄能器充油。蓄能器贮存的高压油在需要时可以释放出来,补充泵的流量,或在停泵时给系统供油。我们现使用的蓄能器大多为隔膜式和气囊式;蓄能器靠压缩惰性气体来贮存能量,通常采用氮气,实际充气压力不能高于临界值,大多数场合,充气压力值应在系统最高压力值的1/3到1/2的范围内,这样效果最好,回路工作特性很少变化。特别强调的是,不要使用氧气或含氧气的混合气体。

    总之,通过对液压系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技术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的解决好液压设备使用者面临的主要问题,管理好液压系统。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能找出引起系统故障真正的原因,更多的工作是从平时的日常点检开始,注重设备检查和维修工作的细节,在故障早期就将引起故障的各种因素消除,通过对工作循环不断的改进与提高,从而使预知维修工作能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更进一步,确保设备发挥更大的效益,实现设备事故为零的目标。

    电喷培训

    一、开设课程(理论+实操):

    MAN ME-B和 ME-C5天;

    二、证书发放

    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后由上海沪东重机颁发培训合格证。

    三、 培训地点

    沪东重机培训中心,中国,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路59号

    四、 名方式

    0 1

    南通南极提供国内外各种品牌和型号的板式冷却器密封胶条和板片,板片型号1600多种,胶条型号 8000多种。桑德克斯( SONDEX)造水机(型号 SFD13)板片和密封胶条现货库存。现场或工厂内清洗板片更换胶条等服务

    邮箱: sj7316@126.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