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 ·闪电新闻7月21日讯 “有了它,不仅装卸散料轻松了,还能用来清挖沉淀池,真是太省劲儿了!我们都叫它‘钢铁侠’!”近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高煤公司机电运输科皮带工区职工宋超兴奋地说道。他正在井下强力皮带机尾沉淀池旁清淤,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并没有使用铁锹,而是操作着一台机器,这是该公司新投入使用的井下多功能物料装卸机器人,一经“亮相”运行,就赢得了职工点赞。
井下掘进工作面在工作过程中需用矿车运输大量砂、石子、水泥等散料。以往,由于作业环境及矿车结构限制,这些散料都需要人工装卸,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装卸时产生的粉尘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针对这些问题,该公司与专业院校联系,实地调研、多方论证,共同研发出“井下多功能物料装卸机器人”。
为了适应井下巷道狭小的施工环境,该装置由防爆电机驱动,采用全液压控制。起吊臂上安装了抓斗,通过多路阀的控制,实现上车的平移、臂架的回转、臂架的变幅及伸缩、抓斗的升降及开合等一系列动作,在有限的巷道空间实现180°旋转装卸;配备的履带行走装置,使“机器人”轻松完成工作场地转换。除了物料的装卸,还可用于沉淀池淤煤清挖,实现了一机多用。
据了解,该设备的投入使用在行业内尚属首例,研发过程中获得12项发明专利,其中3项国际专利。技术处于领跑水平,实现的效益也非常可观。它能替代人工装卸料和清挖沉淀池,提高现场施工的安全性,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原来散料装卸每班需投入至少4人,沉淀池人工清挖需要3人,采用新设备后,这两项工作均需1人即可轻松完成,工作效率提高2倍以上。
“物料装卸机器人的研发使用,是我们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一次有益尝试,切实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宋波说。
樊红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