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峰煤业公司修旧利废“小项目”撬动降本增效大“杠杆”

铁峰煤业公司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修旧利废力度,采用自产的替市场采购的,能自修的坚决不外委的做法,亮点频现,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该公司依托“松秀创新工作室”、加工厂等创新平台,积极发挥技术优势,针对井下支护材料用量大,市场价格高、回货周期长等问题,组织生产骨干、技术大拿相继攻克了金属 、锚杆、钢带、托盘、U29钢梁等多个产品的技术难题,产品合格率达100%,基本满足了井下支护需求,最大限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我们自己生产的这些支护材料质量非常好,生产成本是采购价的三分之二,甚至更低,就拿U29钢梁来说,一架钢梁的市场价是3000元,我们自己生产的成本是2442.58元;锚杆的市场价是43元,我们自己生产的成本是37.12元……同时,我们实行的是订单式加工,井下需要什么,就加工什么。产品交付及时,物资积压问题基本不存在”。公司加工厂谢厂长如数家珍地介绍着。

在修旧利废方面,该公司积极开展自修,基本实现了电缆、托辊、轴承、压液压胶管接头、气动风镐、 液压马达、锚索机等多种物资、设备、配件维修不出矿的目标。比如,井下刮煤棒经过长期使用,磨短磨薄,在拆卸过程中造成大多数异型栓丝口不能拧上螺母,不能正常使用。过去都是直接换新的或者外委维修,现在通过修理丝口后异型栓,焊接钢板等工序后,就可以再次重复使用。

“我们算了一笔帐,一根新的刮煤棒3000多元,修复的材料都是来自井下回收的废旧物资,成本基本为零,修好一根就是相当为公司节约出了一根刮煤棒”,正在进行维修作业的文师傅指着已经修复出的500余根刮煤棒自豪地说。他们还根据员工贡献的金点子、好建议,利用回收的废旧物资,自行设计加工了托辊拆卸机、自动电缆和皮带绕线机等维修辅助设备,提高了修理能力和机电设备完好率。 (通讯员:张志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