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水兵操纵战列舰作战时,舰员需要做哪些工作?任务还真不少

战列舰作为人类历史上制造的最复杂的战争机器,其作战所需要进行的步骤相当复杂,这主要是因为要达到较高的命中率而做的前期工作。

一般来讲作战中最复杂的一段是主炮的瞄准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发现目标。当战列舰在作战过程中,发现目标其实是需要运气的。战列舰的视野并不大,不超过四十公里,所以,直到液压弹射器的出现,战列舰进行大面积的搜索才成为了可能。在发现目标后,战列舰要做的就是靠近目标。靠近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目标是轻巡洋舰的话,太快会导致可能轻巡洋舰决死一搏全速接近然后贴近投放鱼雷;如果目标是航母的话航母可能会全速撤退出战列舰射程并起飞飞机反击。

当战列舰不快不慢的接近目标后,主要任务就是瞄准并攻击了。在这个步骤中,首先用到的就是战列舰上的光学测距仪或火控雷达。在他们的帮助下,战列舰能够确定自己与目标的准确距离。然后火控信息就会穿到射击指挥仪上。通过射击指挥仪,船员们可以指挥火炮,进行各种炮术射击。光有测距和指挥还是不行,因为海战中目标是运动的,于是有了相应的仪器,叫做距离时钟,它的作用就是通过测量目标与本舰的速度,预测目标的相对航线,并且将信息传回射击指挥仪。

这些步骤都做完后,还有一步,那就是进行修正。通过观察弹着点,侦察机可以告知火炮的修正量,并且与上一次修正量累加,暴力提高最终的精度。如果形成了跨射,也就是有的弹着点在目标左舷,有的在右舷,那么就证明,目标距离被命中只是时间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