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时多,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李德堂带着四名研究生,匆匆往舟山普陀朱家尖岛东沙方向赶,他们是去验证波浪能发电效率的。
到达目的地,天才蒙蒙亮。 抬眼望去,那矗立海岸的发电平台就像小型石油钻井平台,高约20米,呈三角形状,每边长15米。三根粗大的铁桩柱如三根烟囱,直指天空,平台一侧是刚刚安装完成的风力液压发电机。
当我们顺着近10米高的铁梯爬上平台,随后赶到的舟山海联液压公司4名工作人员也抵达现场。待大家全部进入平台,收起梯子,刚才落脚的沙滩已经被潮水淹没。
“哗——哗”,潮水越涨越高。8时许,见海平面已逐渐贴近平台底部,工作人员启动了里面的柴油发电机,以液压传递方式,把置于底部的3个直径为3.2米浮筒安放妥当。
约8时45分,当柴油机声音停止时,与三根桩柱并竖的三根铁铸波浪齿条开始随着浮筒的振荡而上下振荡。开始振幅较小,随着潮流上涨,波浪撞击浮筒力度变大,波浪齿条向液压传递能量加大,经过能量自动转换,藏在平台内舱的蓄能器开始带动发电机,露天平台上的四盏白炽灯开始发亮,越来越亮,不一会儿另外四盏灯也被点亮了。
“今天波浪高度虽只有0.3米左右,但电力仍很稳定。”李德堂高兴地说,这只是在海岸边试验,如果移到深海,波浪越高,能量会呈几何级上升。
“随着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的重视,目前国内外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利用海洋能发电,但专家认为我们这个平台是目前真正稳定、真正实用、真正抗恶劣环境的发电装置。”李德堂说,该项目已于今年3月获得国家海洋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期他们正争取与相关企业合作,将该成果进行深水化示范应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