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赋能德清制造高质量发展

“去年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30%左右,今年会更上一层楼。”不久前,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市政府质量奖现场评审,总经理彭苏富欣喜地介绍,此前企业通过“浙江制造”一次认证,同时拿到了“品字标”认证证书和俄罗斯EAC认证证书,借此快速打开了俄罗斯等国外市场,不仅如此,还拿到了20万元的政府奖励。

得标准者得市场。这一点,位于禹越镇的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生军同样深有体会。“在我们之前,高铁卷帘面料还需要进口。”辰鸿纺织品专注于高科技窗帘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后,获得了中国和澳大利亚互认,国内国际市场持续拓展,利润提升5%。

品牌质量建设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利好日益显现。正因为此,当前品牌、标准引领质量提升的理念深入制造企业的发展脉络。

去年11月,明贺钢管就启动了液压缸用热轧无缝钢管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制定,试图以此加大企业质量建设。作为我省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之一,明贺钢管相继取得了县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与三一重工、徐工、上海龙工等巨头企业展开合作。“我们下一个目标是省政府质量奖!”明贺钢管办公室主任斯高锋表示,参与“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制定,从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均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制造’品牌认证,其实是对管理模式和产品品质的双认证。‘品字标’本身也成为受市场认可的品牌,帮助企业走得更远。”县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潘根良介绍,“品字标”标准坚持“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定位,是浙江制造业先进性的区域品牌形象标志,更是浙江制造业的“标杆”和“领导者”。

事实上,德清县作为全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培育试点优秀县,已形成“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行业、企业、产品培育梯队。目前,德清县主导制定“浙江制造”标准60个,38家企业获得了“品字标”认证证书51张。同时,通过实施质量提升行动,1家拿到了省政府质量奖企业,59家拿到了市县政府质量奖企业。德清县“品字标”企业产值达到了285亿元,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深化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一体打造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实施‘品字标’拓面提质行动,打响‘浙江制造’‘浙江服务’品牌。”明确写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潘根良表示,县市场监管局将鼓励企业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让质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