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5时15分,在沈阳动车段三级检修基地转向架车间,主管生产的副主任施云飞正在指导职工孙晓东使用自制的液压钳 (云飞液压钳)对动车组转向架下拉杆进行安装调整作业。
孙晓东说,这一工具的研制成功,既降低了安全风险系数,又省时省力,减少了材料消耗。
自今年4月18日首列动车组在检修基地进行三级自主检修架车试生产以来,这个段群策群力、潜心研究,充分发挥年轻职工的聪明才智,从完善工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到压缩检修成本,不断进行创新,仅仅用了7个月时间,就自主研制成功了下拉杆安装与调整、制动梁与夹钳单元拆卸、转向架防过冲钢丝绳拔销器、电茶炉接水、空压机排油、干燥剂更换、空气弹簧更换、车辆间安全渡板、夹钳单元锁闩拆卸、推杆座打磨、空气弹簧拉马带、轴端密封堵组装等47种工装工具的创新和改造项目。
在年轻职工你追我赶,纷纷拿出革新成果和技改项目的同时,这个段又不失时机地成立了自主检修工作室。这一工作室主要根据现场实际,提供技改思路和构想,之后由技术支持中心拿出设计原理、逻辑图纸和具体实施方案。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工作室和技术支持中心联合设计制作了PIS系统和显示器终端试验台、RIM 络模块等6套控制检修试验台。真空发生器、逆变器检测试验台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
同时,他们还结合现场应用实际,自行设计并委托动车组主要部件生产厂家制作了受电弓、接触器、碳滑板研磨等多套检测试验台,极大地提高了自主检修能力和产品合格率。
小巧实用的自制工装工具有了,性能稳定、综合检测关键部件的试验台有了,但是,还有几个富有挑战性的项目没有突破。于是,这个段择优选出5名技术状元、9名技术尖子和21名技术骨干组成了几个攻关小组。各攻关小组打破常规,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方案拿出了成果。
在车端跨线的自主检修上,他们经反复试验,将原来窝工费时的单根对地导通试验,通过特制工装改为了一次性集中线束导通试验,作业时间由原来每列动车组6人工作4天,缩短到2人工作1天,极大地提高了检修效率。
同时,在裙板和底板检修上,攻关小组不断完善原有工艺,使每组动车维修成本分别降低了12.9万元和5.9万元。
这些设备设施的自主研制和开发,不仅为高寒动车组三级检修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还为动车组一、二级修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撑,有效降低了动车组运用成本。
从厂家制造到现场运用检修,仍有很多工作需要一线动车人去探索和实践。富有创新意识的沈阳动车段,已经成为全路试修效率、自主检修进程领先的三级检修基地之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