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龙三号”无人揽控潜水器
众所周知,如今无人装备成为各国研发的重点项目,其中有一款主要用于排除水雷、深海探测等领域,主要靠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水下航行的“神器”,这就是被誉为“水下机器人”的无人潜水器。据了解,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已经有10多个国家的1000多艘无人潜水器投入到军用或民用领域。
据央视 道,4月9日凌晨,正在执行中国大洋52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潜水器“海龙三号”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龙旅热液口成功完成本站下潜任务,共计下潜3次,最长连续近底观测作业6小时,采集多种物品并进行了多种原位参数测量。
“海龙III”成功完成下潜任务
作为国内首台6000米级通用作业型无人潜水器,“海龙三号”配备七功能、五功能机械手,岩石切割机等设备,并搭载前视声呐、超短基线等特种工具,另装有11个高强摄像头、7个螺旋桨及液压系统,保证长距离巡航能力。它是我国深海科考新添的一大利器,能够助力我国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众多型号的无人潜水器中,“海龙三号”还拥有2大过人本领。其一,可以实现大跨度、长距离近底观测取样;其二、具备定点、精细化作用能力。据该设备主要负责人吴强介绍,在“大洋一号”母船的配合下,“海龙三号”可以在水下完成定点取样、拍照摄像等任务,目前具备在全球60%海域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的能力。
?海龙三号无人潜水器
诚然,目前军人们不怎么在水下更深的地方行动,但我国依旧把制造深海潜水器的技术视为优先方向之一,该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可以提升国家威望,有助于获得新的研究技术、探索海底矿藏等。更重要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海军开始投入资金将其用于军用领域,未来主要承担扫雷、水下侦察、水下中继通信等任务。
作为能够制造下潜深度超过6000米的无人潜水器的5个国家之一,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深海潜水器的,并从90年代开始在俄罗斯的经常积极参与下一期研发深海潜水器。除了“海龙三号”以外,美国人还分析认为,我国正在研发能够抵达地球任何大洋洋底的载人潜水器。俄罗斯军事专家卡申指出,中国力争在潜水器制造方面占据“领头羊”的位置。(叮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