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通讯员 冯华钊
9月17日凌晨,夜幕下的钦州仍在沉睡,一片寂静,而在钦州站Ⅰ道,一列黄色大机整装待发,即将启程去拯救江表河大桥上一段 “误入歧途”的线路。江表河大桥路段出现线梁偏心现象,严重影响线路安全。为了尽快消除安全隐患,钦州工务段组织机械化维修车间、线路整修车间、综合机修车间以及相关科室,联合开展了江表河大桥线梁偏心整治。
钢铁大机战病害
当大机抵达作业现场时,施工现场早已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片忙碌的迹象。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四台身披黄色外衣的大机从线路另一头缓缓驶入施工地段。
“开始作业!”随着作业负责人一声令下,四台大机开足马力,开始作业。配砟车缓缓驶过,利用两条长而有力的机械臂对道床边坡进行整治,车辆所过之处,留下了整齐美观的道床边坡。随后跟进的是捣固车,它走走停停,利用起道装置的夹盘夹起钢轨,机身中间的32只铁镐猛地扎进石砟中,在偏心轮的带动下,将石砟推入枕下。
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机械化维修车间线路二班工长梁声文拿起对讲机说: “ 告,捣固已经完成,请查验!”
大机的操作手早已疲惫不堪,在得到验收人员确认线路合格的消息之后松了一口气。
血肉之躯挑重担
“一二!一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整修车间的作业地段传来整齐响亮的号子声。60名身着统一防护工作服的施工人员,用自己的肩膀顶着撬棍,在液压起道器的配合下,将走偏的钢轨撬到指定位置。整修车间负责材料运输、线路边坡切除、石砟的清理及回填工作。有一段线路无法进行大机作业,必须由人工拨道。
为了保证作业进度按计划推进,他们早在封锁点前两小时抵达现场,用小耙、拉铲、簸箕将边坡和枕木盒内的石砟清空、装袋,整齐地码放在线路两侧。在封锁命令下达后,他们又立即行动,在施工负责人的统一号令下开始了人工拨道。
这群人利用他们的肩膀作为后盾,齐心协力,成功将数十吨重的钢轨和混凝土枕木撬离偏心位置移向线路中心。在完成人工拨道后,他们又立刻开始了石砟的回填工作,为大机捣固做好准备。
细致严谨创最优
线梁偏心调整后,综合机修车间焊轨班的职工便提着工具来到了线路上。他们的工作是将原有的已不能满足现场需要的钢轨切掉,再接上短轨进行焊接。
随着刺耳的电锯声响起,眼戴护目镜的焊轨班职工熟练地操作锯轨机,在钢轨上制造了旋转飞迸的火花。
几分钟后,锯轨完成,守候一旁的职工一拥而上,麻利地松卸扣件、拨除旧轨、拨入新轨、应力放散、对轨……最后在轨条两端各空出25毫米宽的细缝。
紧接着就是打磨、安装模具、封箱勾缝……准备工作都是细活儿,一旦出错就会造成焊轨失败。
接下来是焊轨,只见一名职工将焊枪调整好后,伸入砂箱进行预热,1000多摄氏度的火焰连续烧5分钟后,钢轨端头渐渐变为橙黄色。焊枪撤出之后,一旁等待的两名职工立刻上前,一人在砂箱内放入砂芯,一人在砂箱上摆好盛满焊药的坩埚,迅速用高温火柴点燃。
几分钟之后,碎渣停流;职工熟练地将坩埚撤走、清除砂箱。待热缝冷却后,职工又对焊缝进行打磨处理,平滑的焊缝与旁边轨面完全融为一体。
8时许,经过一夜奋战,施工队伍圆满完成了预定的施工任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