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盾构机
为了修建一条长达三百千米的隧道,中国工程人员冲刺地下1000米深度,却遇上了地下施工中最棘手的蚀变破碎带,这一岩层足以让外国工程师恐惧,但中国机器却轻松搞定,成功向前继续挺进,为什么这个让外国工程师不敢向前一步的巨大难题,中国机器却能轻松解决?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具备的强大实力。
国产盾构机
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水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大量山峰或者沙漠等自然环境阻隔了水资源的调运,这就导致了国内一些相对干旱的地区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决定修建一条长度达到300公里的地下水渠,源源不断地将水资源较多地区的水调到缺水地区,这样一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正常生产生活就能拥有足够的水资源供应,也能推进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但这条隧道不仅长度达到300米,还需要在超过1千米的地下深处进行挖掘,工程难度极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遇到了蚀变破碎带这种最为棘手的难题 ,在盾构机向前掘进的过程中,两旁的岩壁会不断向下脱落碎石,这会导致刚刚挖出来的隧道,强度不足,可能发生垮塌,除此之外大量的碎石还会堆积在刀盘前方,有可能会将刀盘卡在其中,从而发生盾构机施工中最为棘手的卡机问题,刀盘会被碎石,卡在其中进退不得,无法持续运转,也无法抽出进行更换,以往遇到这种问题都需要工程人员手动进行清理,这一过程甚至可能需要耗费数个月的时间,会极大的影响工程的工期。
盾构机施工示意图
而中国是通过对盾构机刀盘驱动设施的独特设计,破解了这个让全球工程师都为之头疼的难题,通常来说,为了驱动重达100余吨的刀盘,盾构机会装备8台电机最前端进行驱动,而中国工程师却将其中的一台电机换成了液压马达,这两种不同的驱动设施各有各的优点。
在功率同样的情况下,液压马达的转速虽然低于电机,但却可以提供更高的扭矩,相当于让刀盘具备了更大的力量,从而可以搅碎前方卡住自己的岩石,液压马达和电机相互配合兼顾了高速运转和高扭矩两大要求,也让盾构机避免了卡机,从而保障了中国盾构机能在任何环境下进行工作。
盾构机
事实上在此之前盾构机技术一直为西方国家所垄断,但为了进行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盾构技术的研发,最终成功在盾构机领域研发出了国产的先进技术,甚至超越了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成为全球范围内盾构机生产和制造领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成功证明了中国制造所具备的强大实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