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曾“服役”过全国第一个海下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架,经修复零部件后,重获新生,调拨转运到位于山西朔州的大恒煤业,为山东能源龙矿集团助增收。
“这个液压支架是我的‘老伙计’了,我们一起下过海,上过山。”机电副总姚崇经说,看到老伙计重获新生,“换”发光彩,心里特别激动。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龙矿集团以物供管理“质量提升年”为抓手,加强物资管理过程控制,在每个环节寻找“降本”出路,积累“增效”力量。据悉,今年物资管理方面累计降本增效2600余万元。
闲置流动 掌握循环经济“主动权”
近两年来,山东能源龙矿集团先后有3对矿井按照去产能计划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就是去产能矿井设备的处置问题,山能龙口物资公司充分利用线上闲置材料调剂和废旧物资处置平台,对各单位闲置材料信息及时进行发布和更新,需求单位可以直接在 上进行操作,提高了调剂效率,前三季度,闲置物资处置共计479.20万元。
清单化采购,下好降本“先手棋”
“今年乳化油招标过程中,共有九家供应商参与招标,最终我们结合公司资质、 价和前期使用情况确定三家入围,最终投标 价比前期采购价下降了31.95%,预计可节约资金60万元。”龙口物资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卫国介绍道。
山能龙口物资公司按照能源集团招标管理办法,汇总形成大宗物资招标采购明细,推行了矿井单位、非煤单位和托管矿井“三个清单”采购,利用电子招标平台实行全线上招标运行,实现了痕迹化管理。
“今年以来,我们委托公开招标、谈判共62次,计划资金7637.24 万元,最终 价6671.05万元,比计划节省资金966.18 万元,实现了采购降本10%以上目标。”该公司副总经理陶延涛介绍道。他们还加大了调研力度,自行组织两次框架协议招标工作,最低投标 价比前期采购价下降14.86%,预计年度可节省资金153.19万元。
物资“零库存”,打造节流挖潜“助推器”
“我们大恒煤业供应站存放矿用物资900余种,所有物资均为代储代销模式,保证随时用随时有。”龙矿集团大恒煤业供应站员工孙磊介绍道。
山能龙矿集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对矿井物供服务水平,所有配件实行“代储代销”,将库存变成现金流,避免了材料短缺和积压,保证了材料采购的低价格和供货的及时性,实现了物资“零库存”,形成了企业运营良性循环。
随着对外开发步伐的不断扩大,该集团外部托管矿井的物资供应工作也同步推进,还引进了干将APP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平台相关功能,逐步实现了出入库管理、物耗管理、仓储管理等供应业务线上运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