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电梯3个小时,营救出来后还要被批评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年来,电动车凭借使用轻便、出行快捷等优点,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是由于电动车用户安全意识单薄,“进梯入户”、“楼道堆放”、“人车同屋”等现象屡禁不止,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火灾,给社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近日,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一小区电梯发生故障,

一名群众被困在电梯内。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

立即使用电梯钥匙进行救援,

不料电梯门被热心市民破拆变形无法正常打开,

且电梯被困人员在电梯内已经三个多小时。

随后

救援人员决定使用液压扩张器对电梯门进行破拆,

经过十五分钟的紧张救援,

被困人员被成功营救出来。

令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

被困人员居然还携带了一辆电动车

消防人员见状立马进行了批评教育,

对此,

广大 友纷纷表示教育的对!

近些年来,电瓶车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将电瓶车骑进电梯无疑将这个危险因素也带入了电梯里,此外经常用电梯载电瓶车也难免会对电梯形成磕碰,对电梯的使用寿命和维保都有很大影响。目前,上海、南京、广东等地方也在陆续出台新的规定,立法禁止电动车进梯

社区作为电动车火灾发生的“重灾区”,除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设置电动车停车区位,并尽快普及公共充电点之外,更应该切实加强对电动车的监管,从根源上杜绝电动车进梯入户行为的安全隐患,避免相关惨剧的发生。

卓越物联 智能监测系统通过AI摄像机、智能识别算法,可以有效的过滤自行车、婴儿车等干扰,精准识别各种型号的电瓶车,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会发出声光 警并发出“电动车禁止入内”的语音提醒,对于提醒后仍拒绝出梯情况,电梯会自动开启阻车系统,即电梯门无法关闭、暂停运行,直至电动车从电梯内出去,方可恢复正常运行。

最后,卓越“电梯物联 智能监控系统”立足于公共安全和社会民生,坚持“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物联 、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硬核“黑科技”真正服务为民、赋能安全生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