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没液压泵怎么工作?这一技术创新给中国重卡行业哪些启示?

自卸车,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自身的液压系统对货厢进行翻转卸货,所以自卸车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油箱、举升油缸、控制阀、液压管路等。目前液压系统的零部件都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整套系统价格不菲。然而近期笔者在 上发现了一款自卸车居然没有液压泵,它是怎么工作的?对中国重卡行业的技术创新又有哪些启示?

近期,沃尔沃在巴西发布了一款高效概念卡车,此车由沃尔沃与Randon、Hyva和Continental合作,专门为谷物运输领域量身打造。为了降低整车自重,自卸车去掉了油泵、液压油箱、控制阀和管路。车辆到达卸货的场地后,场地内匹配了一个可移动式液压动力站,只需要推到自卸车旁边,通过液压快插件将管路连接好,直接就可以驱动油缸翻转货厢。这个案例给笔者最大的启示: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与车辆实际使用场景相结合。

通常重型自卸车的油泵位于变速箱后端,重量大约为30多公斤;液压油箱位于油缸的侧边,油箱和200升液压油大约200公斤;相应的管路和阀门,大约25公斤。如果按照这样推算,这项技术创新可以降低大约250公斤的重量,也能降低单车的制造成本。

我们再来分析谷物运输车的使用场景:起点是随机的,终点是固定的。车辆在农场装载货物,在装车时不需要液压系统工作,谷物是通过传送带进入货厢;在运输过程当中也不需要液压系统工作;车辆到达粮仓卸货时,才需要使用液压系统。如果这辆车每天跑两趟,则只有两次机会使用液压系统,实际工作时间只有不到10分钟。假设一个粮库有30台谷物运输车,使用一台可移动式液压动力站,这台液压动力站每天工作5个小时,相对于30个单独的液压泵而言,设备使用率大幅提升,总成本大幅下降。再从运输效率进行计算,每台车降重250公斤,每天运输两趟,车队30台车在相同油耗情况下每天能够多运输15吨的粮食。

这项技术创新的关键点是需要运输的场地固定。那么与谷物运输车相似的使用场景有哪些?

第一,混凝土碎石运输车。起点是采石场,终点是混凝土搅拌站,卸货场地固定。基于这种使用场景,目前全国各地的碎石运输车都在推广使用换电重卡。同理,可以取消车辆的液压泵和液压油箱,采用可移动式液压动力站给车辆提供动力。

第二,散装水泥运输车。起点是水泥厂,终点是混凝土搅拌站,装货卸货的场地固定。

第三,沥青运输车。起点是石油冶炼厂,终点是沥青搅拌站,装货卸货的场地固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