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液压技术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1952年上海机床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液压元件(齿轮泵)起,迄今,大致经历了创业奠基、体系建立、成长发展、引进提高等几个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没有专门的液压元件制造厂,上海、天津、沈阳、长沙等地机床厂的液压车间自产自用仿前苏联的径向柱塞泵、叶片泵、组合机床用液压操纵板、磨床操纵箱及液压刨床、给液压机配套的高压柱塞泵等元件。此期间的液压产品多为管式连接,结构差,性能基本上是国际上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1959年,国内建立了首家专业化液压元件制造企业—天津液压件厂。
进人20世纪60年代,液压技术的应用从机床行业逐渐推广到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为了解决仿苏产品品种单调、结构笨重和性能落后的问题,并满足日益增长主机行业的需要,我国的液压工业从仿制开始走向自行开发设计的道路。60年代初,我国液压元件工业的统一规划组织及技术开发工作分别划归北京机床研究所、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广州机床研究所和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等有关科研院所管理。
1965年,为适应液压机械从中低压向高压方向的发展,成立了榆次液压件厂,并引进了日本油研公司公称压力21 MPa的中高压系列液压阀及其全部制造加工和试验设备。同时引进30万美元的液压元件国外样机,组织测绘仿制。1966—1968年以广州机床研究所(现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下同)为主,联合开发设计了公称压力为2. 5MPa和6. 3MPa的中低压系列液压元件,包括方向、压力、流量三大类液压阀及液压泵、液压马达等共187个品种、1000余个规格,并相继批量投产。
1966年,北京机床研究所研制成功了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并用于电火花机床。1967年,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完成了32MPa的CY14-1型轴向柱塞泵的系列设计。1968年,在公称压力21MPa液压阀系列基础上,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业设计了我国第一套较为完整的公称压力31. 5MPa的高压液压阀系列图纸,并在有关液压元件制造厂陆续投人生产,在各行业获得广泛使用。
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为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主机企业提供高效、自动化设备的带动下,液压元件制造业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一批中小企业也成为液压件专业制造厂。1968年我国液压元件年产量已接近20万件。至此己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液压元件制造工业体系。
20世纪70年代,在高压液压阀品种规格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扩大品种,提高质量,追赶国际先进水平。1973年,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液压阀专业制造厂等10多个单位参加,组成液压阀联合设计组,在分析对比国内外同类液压阀产品的设计、结构、性能、工艺特点及国内液压阀生产现状基础上,完成了我国公称压力32MPa高压阀新系列图纸的设计。该系列图纸吸收了国内外产品的优点,共1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规格,特别是使安装连接尺寸与国际相应有关标准得到了统一。1978年通过了全系列图纸的审查,样机的试制、试验、鉴定等一系列工作,并推广全国生产。70年代期间,广州机床研究所开发研制成功电液比例溢流阀、电液比例流量阀,并与上海液压件一厂合作研制了JK系列液压集成块(1973年);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开始叠加阀研究(1974年);北京机床研究所试制成功QDY2型电液伺服阀及DYM型电液脉冲马达(1975年);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插装阀及其液压系统(1977年)。同期,还研制成功了摆线转子泵及皮囊式蓄能器等液压产品。可以说,整个70年代是我国液压元件品种发展最多的时期之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