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刚过了大雪,天空中便飘起了雪花,大地一片严寒。然而,在河南西部边陲的熊耳山下,当地村民却可以一丝不挂地躺在40多度的露天温泉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绝妙恩赐。它,就是全国闻名的汤池温泉。
汤池温泉位于河南省西部边陲的卢氏县汤河乡政府所在地。自古以来,在这熊耳山畔的峁金垛山脚下,有一股自花岗岩缝隙泉眼里不断涌出的温热泉水,后被当地村民在它的旁边挖出一个池子,形成了一个热水池,供大家洗浴。时间长了,这个热水池就被当地百姓叫做汤池。据清光绪九年《卢氏县志》记载:“汤池在熊耳山足,夏可薰鸡,冬可沐疡…
汤池温泉亘古至今,长流不息,出水温度高达49.5℃,富含硫、氟、钙、铁等20多种微量元素,许多事例证明,常沐此水,可消食、散寒、导气、化瘀、杀菌去毒、舒筋活络、抗增生、去疲劳、助睡眠,还可医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神经痛等多种疾病,是大自然对这方民众的恩赐,人称为天赐神水。
解放前,汤池洗浴时间没有男女界限,男的来的早,这一天就归男的洗,女的来的早,则这一天就是女的洗。时间长了,乡民们常常因洗浴发生争吵,闹出矛盾。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汤河私塾学校教书的我国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的父亲曹植甫老先生,汤河人称他“曹老先”,根据实际当时男生洗的多,女人洗的少的实际,就在汤池的岩壁上用笔写出了:男界一四七二五八十,女界三六九。以农历日子计算,零时为界,男每月二十天或二十一天,女的每月九天。老先生德高望重,这个规矩乡民无不赞同,自觉遵守,一直沿用到一九七六年,汤河公社成立,把每月逢十这天划归女的。二零一三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男的多外出打工,在家的女人居多,乡人代会通过决议,将洗浴日子改为:男界三六九十,女界一四七二五八,使女的洗浴天数多于了男的洗浴天数。
汤河乡的历届党委政府,从未停歇过对温泉的开发和利用步伐。特别是二0一四年以来,汤河乡党委、政府,多方筹资、引资,加大对温泉开发利用的力度,先后建成了三座液压升降坝,形成了三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去年党委政府又从豫西大峡谷景区引资三千余万元,对温泉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造升级。旅游企业为保护这一独特的裸浴民俗,把温泉整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原址上重新改造的民俗裸浴区,专供当地群众免费沐浴的温泉;另一部分是温泉度假区,新建有度假别墅、接待中心、室内温泉区、露天温泉区、民俗裸浴区、度假裸浴区、山墅温泉酒店区等。度假区建筑群依山而建,阶梯分布,在绿水青山中,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度假区内温泉池间距相隔适中,山墅温泉沿山体走势而建,均为独立小院,错落有致、环境优雅,也富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置身其中,仿佛步入人间仙境,浸泡在温度适宜的温泉中,让每一个毛孔都放松在暖意中。
目前,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汤池裸浴已经是卢氏旅游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