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设备40多项技术创新

1月23日,农历腊月廿六,街上来来往往都是忙着备年货的人。不过,走进位于晋中市榆次工业园区的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各就其位,专注地操控着机床,草绿色的地板干净明亮,一台台亮黄色的机器设备散发着活力。

进车间门左拐,是一片1000多平方米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十几台机器设备围成一圈,一个由水泥浇注而成的“庞然大物”在机床上方时而被翻转、时而被提升,轻巧得如同一块儿童积木。

不过他很快又自豪地说,他们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这条智能化生产线包含40多项技术创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大幅提高了国产轨道板的自动化生产能力,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为全球首创。前不久,通过了国内外专家的评估。

“其实一点也不突然,这条生产线就是一套将液压系统零件与智能控制融为一体的高端液压设备。”说话的人叫张正宁,人称张工,高行液压技术研发部主任,全程参与了智能化生产线的研发。

“2015年,我们由15人组成的研发团队从零开始,到现在前前后后已经投入了2000多万元,当年,高行液压1年的订单不到4000万。为了筹集科研经费,许总低价卖了老企业厂房,卖了自己的爱车。”张工边说边用手抚摸着身边的设备,脸上的表情多了几分痛惜。

“传统的生产线,上百员工一天三班倒,也只能生产96块轨道板。而这条智能生产线只要20个工人,一天就能生产144块,工效一下提高了数倍;更有竞争力的是,全球首创的流动作业,设备跟着铁路走,就像普通机床一样,在哪里建厂把机床搬过去就行了;还有精准度高,技术参数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史立不失时机地递过一张新旧工艺对比表,数一数,11项。

为破解众多民营液压小企业同质化竞争,形成相互踩踏的局面,区政府主导成立了榆次液压 ,增加彼此之间沟通的机会;为留住人才,增强行业内创新能力,成立了液压设计研究院,为引进的人才特批事业编制;为提升榆次液压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了液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先进仪器设备可以在平台共享使用。

从车间出来,寒风依然呼啸,和在外出差的董事长许乃钧通电话,问起市场预测,许总干脆利落地说:“按照‘十三五’规划,高铁要新增里程1.1万公里,需要700多万块轨道板,一块板按8000元算,产值是560个亿。我们这种设备不停地干需要多少台?需要66台。”

“志在必得?”“倒也不是,困难也很多。我们是民企,市场反应快,但同时,每一步走得也很难,自己要克服包括资金、人才等困难,要承担‘失败了,就死在这个上了’的风险。所幸现在成功了,可想申 省里的重大专项,却总是不顺利;也想尽快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样企业就可以很快走上转型发展的路子。”虽然是在说困难,但许总的语气还是很乐观,毕竟春天马上就要来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