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孩子得病毒性脑膜脑炎?儿科专家教你走好这五步

#每日医聊#

长沙10岁的安安(化名)突发“感冒”,可吃药、打针6天都没用,竟还出现抽搐不止,神志不清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薛亦男介绍,安安原来是患了病毒性脑膜脑炎,目前住院治疗,明显好转。

安安妈妈介绍,几天前,她以为女儿得了普通感冒,便让她吃了3天的感冒药,可是安安上课还是无精打采,头痛、头晕的情况愈加严重,甚至出现了发热体温最高达39.0℃,还呕吐不止。随即,她们前往附近社区医院输液治疗,可又三天下来,仍未见明显疗效。

9月5日早晨,安安起床洗漱时突然抽搐,四肢不自主抖动,神志不清,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双拳紧握,持续大概有1-2分钟。安安妈妈立即带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薛亦男主任医师仔细查看患儿后,初步诊断“颅内感染:病毒性脑膜脑炎?”收入儿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安安突然出现胡言乱语并再次出现抽搐,表现为嘴角抽动,呼之不应,双下肢僵直,颈项强直,接诊的住院医生赵辛主治医师查看安安后立即予以告病重、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抗病毒,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并立即予安安行腰椎穿刺术检查,可见安安腰穿脑脊液压力高达250mmH2O,而正常儿童脑脊液压力为0.69-1.96kPa(80-200mmH2O)。

结合安安的临床表现,薛亦男主任医师确诊安安患上了病毒性脑膜脑炎。

薛亦男主任医师介绍,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当病毒感染仅累及脑膜时称为病毒性脑膜炎,当感染仅累及脑实质时称为病毒性脑炎,而脑膜和脑实质同时受累时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不同的患者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重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薛亦男主任提醒家长,儿童患病毒性脑膜炎很常见,没有季节性,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经过治疗大多能自愈,但恢复情况存在着个体差异。

如何预防病毒性脑膜炎?

1、督促孩子加强锻炼身体,营养均衡,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按要求接种针对各种病毒的疫苗(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脑疫苗等),这是预防的根本途径。

3、对于以节足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病毒性脑炎如乙型脑炎,夏秋季注意防蚊灭蚊。

4、每天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的空气新鲜,在疾病流行季节,少到人多的地方,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5、发现孩子出现假“感冒”症状如高烧不退或伴有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家长要及时送其到上级医院就医,以尽量减少后遗症发生。

幸好送医及时,目前,安安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即将出院回到校园。

点击“了解更多”,速挂【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专家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