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有基础也有薄弱环节
目前,全市汽车汽配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南充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是全省首个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中国重汽南充分公司与重庆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合作,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 发明专利1项,完成实用新型专利申 项目7项,工程液压油缸等3类产品入选四川省名优产品推荐目录,完成新产品开发150余种,实现批量供货85个;天喜车用空调自主研发使用24V低压控制技术,制冷量无级自动可调,较传统空调节能30%,目前国内商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0%。
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我市也开始起步。南充作为全省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支点,正着力打造川东北城市群新能源汽车应用基地。目前,已成功引进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欧度(南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天喜车用空调等项目,实现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布局。吉利南充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应用吉利全新的分布式、智能化集成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和轻量化车身技术,建设可年产新能源商用车10万台和动力总成5万台的生产基地,公司正在研发的纯电动轻卡、纯电动客车等车型也即将面世。天喜车用空调自2012年开始研发生产新能源电动空调,现已广泛用于宇通、恒通、金龙等大型知名商用车,并实现了向澳大利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扩张。
据介绍,南充汽车汽配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普遍偏低,专项经费投入不足。重点企业主要以装配加工为主,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大多数主导产品开发还处于跟踪、模仿阶段,缺乏标准认证,主要部件优质品牌不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标准要求。目前,全产业还没有一家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同时,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高级技师、高级技工十分短缺,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和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中级技术人员比例偏低,影响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全市汽车汽配产业共有技能型人才约2000名,仅占产业工人的7%,产业技工人才严重不足。
措施: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我市已出台措施,将大力实施创新引领行动,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首先是加快研发平台建设。围绕电动汽车“三电”系统等技术领域,倾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协同研发及应用平台,加快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发展汽车产业新技术、新产品。依托吉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为支撑,联合中专汽车、天喜空调、重庆大学等周边单位,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及应用创新平台,积极促成汽车研发中心落地南充
其次,我市正加快关键技术突破。鼓励开展电机、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等关键产品和机电耦合、能量回收、轻量化等关键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集中力量加强关键零部件模具的设计开发,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工艺编程计划的应用水平,推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向自动化、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开展对汽车自动变速器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及车辆内饰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形成自主配套能力。
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也在加快。我市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技术中心和省级技术中心,提升南充汽车汽配产业创新研发能力。采取“政府支持+机构运作+社会投资”的方式,促使吉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重点汽车检验检测机构合作,支持吉利汽车在南充市率先打造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及国内外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