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北京:高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北京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赶考”的姿态,高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的通州,自古就是京畿咽喉重镇,如今有了崭新的历史使命:作为首都北京“新两翼”的重要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紧锣密鼓展开。

大运河畔,已经建成的万亩森林公园,白鹭成群、鸟儿嬉戏,吸引着不少摄影爱好者。

摄影爱好者 王木林:以前拍个鸟,我们得跑几十公里或者几百公里。现在就在我们脚下,比如说琵琶鹭、反嘴鹬,还有小鹬、金眶鸻等等的这些鸟,我们都能够见到、

紧临运河森林公园西侧、这个占地约11平方公里、相当于3.8个颐和园大小的城市绿心,已完成千亩示范区主体绿化建设。水清岸绿,蓝绿交织,去年建成的华北地区最大多孔大跨度液压钢坝闸,让大运河得以保持最佳水位;三年来建设了90多座污水处理厂、站,明显改善了副中心的河流水质。

北京市民 王女士:新修的这片,这公园,非常美,空气也特别好,每天在这儿玩。

北京市民 蔡女士:通州县城变成副中心了,越来越美了,心里特别的幸福,真的。

把握好“都”与“城”,协调好“舍”与“得”。今年1月11日,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机关搬入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35个部门、1.2万多名机关干部来到这里办公,成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里程碑。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发改局局长 张艳林:通过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搬迁,带动了中心城区相关功能和人口向城市副中心疏解,以及相关产业的优化布局,促进了中心城区跟城市副中心紧密对接、良性互动。这样更好地加强了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集中在北京中心城区的文化、医疗、教育等资源,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布局。今年6月,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已正式开诊;北京皇城根小学通州校区、北京学校小学部也在今年9月开始招生;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运营一年来,已开展各类活动和演出近百场,接待观众超过36000人次。北京西至城市副中心的市郊铁路不久前正式通车,从起始站到终点站只需半小时车程。

北京市民 陈女士:这样的方式肯定更舒适,因为我们开车确实很辛苦,平时我们可能两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到单位)。

如今,燕潮大桥、首都环线高速等一批重点道路桥梁建成通车;广渠路东延道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副中心的承载力和辐射力都在日益增强。而在通州老城区,治理开墙打洞、增加便民设施、公厕改造升级等措施,使得70多条背街小巷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 通州区委书记 曾赞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是为了再造一座新城,而是要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我们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副中心实现减量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无愧于时代的千年之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