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通泽重工研发生产出首台国产径锻机

十五年磨一剑,攻克关键技术,拟投资50亿元打造国际一流的重大装备和特材生产基地

  “此前,我们研发生产的、比这台实验设备体积大三四倍的国产第一台径锻机已在江苏标新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投入生产。这一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可使我国在轨道交通车轴锻造、高温合金等特种合金锻造等领域摆脱国外制约。10月底,我们将运用工业机器人完成自动上下料,使生产线进一步向智能制造迈进。”公司总工程师郭继保充满信心地说。

  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8月,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是集重大装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工艺研究的国际供应商,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19年间,通泽重工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围绕重大装备国产化,专注于装备制造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率先实现了连轧管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其开发研制的二辊和三辊连轧管成套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直径114毫米二辊连轧管生产线获太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直径250毫米二辊连轧管生产线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直径366毫米三辊连轧管机组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向印度出口直径180毫米连轧管机组,率先实现了国产无缝钢管重大技术装备出口“零”的突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条生产不锈钢的36兆牛挤压管生产线,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其中,大型无缝钢管热轧成套设备已出口德国、美国、印度、泰国、沙特等多个国家。

  

  径锻机是目前我国锻压装备领域应用面广、却严重依赖进口的设备之一。目前,国内锻压行业仍以生产中低端锻件产品为主,主要装备以半机械化、污染严重、耗费原料和能源的汽锤类为主。

  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通泽重工15年磨一剑,集中了机械、电气自动化、液压控制、计算机及材料成型等多个专业领域人才,艰苦攻关,密切协作,终于突破了国家重大冶金装备的最后一个技术壁垒,研发生产出国产第一套径锻机生产线。

  径锻机可用来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锻异型产品,适用于碳素钢、工具钢、不锈钢、高合金钢、高温合金钢、钛合金钢等较高要求锻材的锻造加工。

  日前,山西综改示范区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泽重工双箭齐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谋划高质量转型发展新格局。公司董事长杨泽介绍说:“我们将以研究院为组织核心,以数字化径锻机为产业突破口,计划投资 50 亿元,打造国际一流的重大装备和特材生产基地,一期产值150 亿元。籍此以特材基地工业实践数据和利润反哺重大装备的研发和创新,为实现‘振兴民族工业、创建世界名企’的梦想不懈奋斗。”

  据悉,通泽重工径锻特材基地规划占地面积约2000亩,主要将建设金属成型装备及智能控制国家级技术研究院、成型装备加工制造及成套中心和径锻特材生产中心。设计年产能约120万吨,主要品种有:钛、镍基高端合金精锻材,不锈钢精锻材,工模具特钢精锻材,精密不锈钢无缝管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