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伴随着最后一根钢框梁的焊接完成,江北新区市民中心钢结构工程全面完工!
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工程,作为第13个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的“公建第一标”,由南京市江北新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建设。建成后将作为南京江北新区形象展示的“标杆建筑”和对外交流的“会客厅”,且“颜值”独特:建筑外观取意南京瞻园,形如一只被缓慢旋开的中国古典宝盒,上下错位的两个直径104米的圆形塔楼,创造出上圆遮蔽下圆的市民活动广场。
本工程建设之初,便以建筑业的最高奖项“鲁班奖”和“中国钢结构金奖”为目标。本工程钢结构工程的总用钢量约1.4万吨,相当于两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吊装总重5300吨,是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登录大厅钢结构吊装重量的3.8倍,直径100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长度!
从2018年8月28号第一根首节柱的吊装到2019年5月30号最后一根钢梁的焊接完成,本工程钢结构施工历时275天。
并于2018年12月29号,完成了我国首例超大重量、超大直径5300吨钢结构桁架的提升,此次提升也是我国首例刚柔结合型整体提升工程及国内采用下吊点静力水准仪实现过程动态监测技术的首次应用!正是这“创三项之首”的5300吨钢结构整体提升的成功完成,为项目全员完成5.30钢结构全面完工的目标,带来了最大的鼓励与自信!
275天的钢结构施工,充斥着各种困难与挑战:零误差极限要求的5300吨的大直径圆形超重钢结构液压同步提升,高差最大可达46米的大型格构柱高空吊装作业,壁厚大、焊接量大的厚板焊接精度工艺控制,承载力极弱的长江流域土质对筏板加固行车的影响以及恶劣雨雪天气影响焊接质量、干燥气温增加火灾发生指数等等。
面对重重荆棘,江北新区公建中心全局统筹,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现场指挥体系,项目全员熬夜共战,集思广益,并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东南大学郭正兴教授为主导的专家支撑体系为钢结构施工作指导,通过采用新型下吊点静力水准仪的过程动态监测技术控制整体提升精度实现零误差要求,并利用钢结构施工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建立1:1的计算分析模型,SAP2000计算分析软件对结构关键控制点竖向变形进行分析,全过程的施工模拟校核,校核应力比和变形数值,为施工提供可靠理论依据,既解决了从施工部署到安装完成的系列问题,又通过三维交底与动态模拟,确保了现场工人的交底质量,提高现场钢结构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时以智慧体验区安全VR事故体验,给工人身临其境感,增强现场工人安全意识,确保现场施工安全。最终顺利实现了5.30钢结构工程的全面完工!
275天!困难与挑战、紧张与激动并存!5.30钢结构的全面完工也鼓励着江北新区公建中心全体职工将继续以推动新区建设为己任,塑造新区形象继续努力!
长江之滨,大美江北,南京江北新区市民中心,一颗炫彩的文化“宝盒”已拔地而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