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我国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是怎样的?(第二节)以及我国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是怎样的?(第一节)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液压行业已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据1995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统计,我国液压工业中,乡及乡以上年销售收人在100万元以上的国营、村办、私营、合作经营、个体、“三资”等企业共有约700家,形成了国内自行开发、引进技术制造、合资生产、仿制消化的多元化格局。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和技术改造,高压柱塞泵、齿轮泵、叶片泵、通用液压阀、液压缸等一大批产品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可稳定地批量生产,为各类主机提高产品水平提供了保证。
另外,在液压元件和系统的CAD、污染控制、比例伺服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并已用于生产。目前,液压产品有1200个品种、10000多个规格(含液力产品60个品种、500个规格),已基本能适应各类主机产品的一般需要,为重大成套装备的品种配套率也可达60%以上,并开始有少量出口。按1996年国际同行业统计,我国液压行业总产值23. 48亿元,居世界第6位。1998年国产液压件产量480万件,销售额约28亿元(其中机械系统约占70%),液压产品产销率为97. 5 %。充分反映了产销基本衔接。
据统计,2004年液压行业工业总产值(现行价)达约103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我国的液压元件制造业已能为包括金属材料工程、机床与汽车工业、电力与煤炭行业、石油天然气探采与化工装备、矿山及冶金机械、铁路与公路运输、建材建筑、工程机械及农林牧机械、家电五金、轻工纺织、航空与河海工程、计量质检与特种设备、国防及武器装备、公共设施与环保等行业在内的多种部门提供较为齐全的液压元件产品。
1990年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 成立,为振兴发展我国的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研与生产发展同时,我国液压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也有了很大发展。截止到2004年5月底,国内共有液压气动标准145项(国家标准79项,行业标准66项)。这些标准多数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颁布的同类标准相一致,从而为提高我国液压元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组织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的性能、发展新品种和互换性,以及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及机电产品配套出口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
应当指出,尽管我国液压工业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主机发展需求及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不少差距,主要反映在:①产品品种少(例如约为美国的1/6,德国的1/5),水平低,质量不稳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例如齿轮泵的工作压力,国内一般为14 MPa,国外为21—28MPa;柱塞泵的寿命国产的为5000h,比国外低1/2,噪声比国外高5—10dB (A)],液压阀的寿命为国外的1/2,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元件和系统,国内尚未广泛应用;②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例如2000年国内135个液压件厂年平均每个厂生产5. 16万件,年产30万件以上的只有5家,产值超过2亿元的企业只有3个,而德国力士乐公司年产各种液压产品130万件,而美国派克公司 1999年销售额46亿美元);③科研开发力量尚较薄弱,技术进步缓慢(例如国内企业虽然政策规定可以提取销售额的1%,用于企业的科研开发,但很多企业无力支付,而各大著名跨国公司用于科技开发的资金占其销售额的5%,甚至高达10%):④本行业产品尚未打开国际市场。液压气动产品国际市场容量很大,但我国的出口则刚刚起步,发展余地很大。因此,国家十分重视液压工业的发展,仅以科学技术部等有关部、局共同组织编制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0》为例,就有高压液压柱塞泵/马达、高压液压阀、高压整体式多路阀、中高压变量叶片泵、中高压齿轮泵等液压产品列入了“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高性能机电基础件”类。
可以相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我国的液压技术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