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选对高性能油,再配上运行中在线监测在线过滤,就可以大幅延长寿命把维修降到最低
当今机械设备发展的趋势,正向着重量轻、体积小、负荷大、效益高、长寿命发展。润滑油必须更新换代,来适应设备向高参数发展,首先油中加了高效添加剂,形成了吸附膜层,称吸附膜边界润滑,对负荷低转数,低滑动速度,摩擦部件上比流体润滑膜更为稳定和可靠的润滑作用。一般情况下,边界吸附膜厚度约 0.1—-1nm 。吸附膜油膜强度优于流体润滑,但在更高温度和负荷下也会失效。油中加有硫、磷、氯等极性物质,通过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的化学反应膜进行润滑,极压反应膜适用于高温和重载时等苛刻条件下润滑。由于润滑机理发生变化,传统靠油的粘度选油,已不在是唯一条件了,油品的高性能化带了可观的效益,如将钙基脂改用相同稠度的锂基脂,换油期可提高 6 倍, 1ig 可当 6ig 用,将普通 HL 液压油改用相同粘度抗磨液压油 HM 。泵的寿命可提高 10 倍, 1 台泵等 10 台泵用。对于这种变化意味着这里蕴藏巨大经济效益。实际上也就是换一换油,没有更大投资,悬殊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任何从机械和备件上下功夫的人想向不到的。
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开始使设备周期费用达到最经济。就设备来讲,从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到预防维修,发展到维护型,适应性维护,其核心是把设备周期费用降到最低。润滑技术的发展适应了这一形势。润滑剂使用不当,造成摩擦付过度磨损,装配精度破坏、升温、振动、噪音接钟而来。最后导致无形磨损和突发事故。当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设备维修工所能做的就是“换一换油”,像过去那样大拆大卸已不可能。那么运行中怎么保护这个“膜”呢?国外已有 LCC 周期达到不解体大修。这里关键在维护。正确选油变成十分重要。运行中的油品监测、净化、过滤变成日常工作。实为液体维护技术,这些都是提前进行的。如我国青岛港务局前港公司 CAT 装载机不解体维修超过 15000 运行台时,佳友 DC—25 轮胎起重机不解体维修达 35000 台时。就是在润滑剂上先下了功夫。当然主动维护虽然成本低,也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但忽视所带来的将是更大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有人估计主动维护所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所谓投入与产出之比大于 10 ,但从国外一些资料看,远远超出比数。未雨绸缪,事半功倍。
近年来陆续有 导,由于油品污染造成的损失数目惊人。如某矿山新油运到矿井地面,其污染度已达到 NASIO 级。某矿务局从国外引进综采机组由于油液污染严重,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有数十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十美元。某筑路单位从国外购买卡特公司各种工程机械达几百万元,由于使用时不懂维护,短短的几年造成液压阀组卡咬,动作失效,换成国产阀组至今处于出工不出力状态。国内外资料表明,液压元件失效 70—85% ,归因于油品污染,变质。这其中除了管理上问题外,还由于近年来液压润滑元件精密程度越来越高,运动间隙变小,对超细微粒越来越敏感所致,加之一些用油单位不认识,又没有检测手段造成事故频繁。通过国内外大量实际研究证实了油品本身质量外,常与管理维护不当使油污染有关,要在油品高清洁度上下功夫,必须有一个与使用设备相适应的高效润滑过滤系统,把污染物及时分离出来,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好这个“膜”, 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推行在线监测在线过滤的原因。SKF 轴承制造商是世界最负有盛名的公司,它们通过大量试验,深入研究了负荷、油液粘度、颗粒污染物等各种因素对轴承寿命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即清除润滑油中 2—5 微米固体颗粒,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可延长到原来的 10—50 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