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机器人·年会巨轮智能杨煜俊: 寻找未开垦的“处女地”,走差异化路线

年会议程

2015高工机器人年会议程及演讲嘉宾名单请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

高工机器人专稿

在“机器换人”浪潮推动下,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根据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达到6.5万台,同比增长24%,依旧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同时,GGII认为,自2016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下一个加速成长周期。

中国机器人产业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一批本土机器人制造企业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巨轮智能(002031.SZ)便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登陆资本市场达12年之久的巨轮智能此前一直专注在轮胎领域以研发、生产子午线轮胎模具及液压硫化机为主营业务。

随着轮胎等行业自动化转型升级需求逐渐释放,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领域迎来发展新机遇。巨轮智能敏锐的嗅觉到了这一机遇,便开始大刀阔斧挺进工业机器人领域。

目前巨轮智能现已开发出 8kg、20kg、50kg、100kg、200kg、300kg、500kg等一系列轻载和重载工业机器人,形成系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具备批量制造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2016年1月15日,由高工机器人主办的2015高工机器人年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五楼梅花厅揭幕。

包括ABB、KUKA、发那科、安川、柯马等外企巨头高层、新松、埃夫特、巨轮智能、新时达等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老总、工程院院士及863专家等行业权威泰斗在此风云际会,与现场超600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机器人行业“新格局、新趋势”。

此次论坛上,巨轮智能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杨煜俊做了题为“寻找未开垦的‘处女地’,走差异化路线”的主题演讲。

2014年开始国外巨头企业掀起降价潮,库卡、安川、ABB等企业将出口至中国的机器人产品价格调低了20%左右,外部的压力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洗牌提前到来,甚至出现了国内制造的机器人成本比国外机器人销售价还高。

在此大环境中,杨煜俊表示,“机器人四大家族优势品牌当中未有进一步发觉、占领的阵地,同时也是我们优势所在的阵地,例如汽配3C、五金、轮胎等行业。”

杨煜俊进一步表示,国产机器人企业在寻求发展新思路时,可从在产品、服务上寻求差异化两大方面入手。

巨轮智能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杨煜俊

据悉,目前巨轮智能已经形成子午活络模具、液压轮胎硫化机、工业机器人和精密机床四大业务板块,同时在美国、德国、印度分别建立了子公司。巨轮智能致力于建立国际一流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

杨煜俊介绍,目前巨轮智能的机器人已经在轮胎、机加工、汽配、五金、卫浴等行业实现集成应用。

此外,杨煜俊还公开透露了巨轮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动作。据介绍,在机器人设计与加工技术方面,巨轮智能与德国ODG开展技术了合作;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以及智能装备运动控制技术上巨轮智能与以色列SMC开展合作;此外,其在揭阳制造基地有超 500个自动化加工单元,在广州拥有160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

会议现场

对于机器人业务未来的发展,巨轮智能有着清晰的规划。杨煜俊表示,公司2017年将实现跨越,成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商,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上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跨越发展;2020年实现引领,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成为国际一流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