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根线接过来,再做一次实验,注意线间绝缘。”12月10日,在西宁电务段驼峰信号工区,老工长张金玉又一次带领青工进行继电器电路技术攻关。
17岁那年,张金玉踏进铁路,从此与铁路信号结缘。2008年,西宁驼峰场建成,因为业务技能突出,他被调到新成立的驼峰工区担任工长,由他牵头的QC小组昼夜展开技术攻关,攻关成果多次被评为青海省和全国铁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36年来,他见证了铁路信号从8505臂板电锁器到TDCS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的更新换代,处理了大大小小的设备故障数千个,被同事们形象称为无所不能的“孙悟空”。
驼峰信号设备属于自动化控制方式,当转辙设备模块故障时,会造成道岔处于“四开”状态,甚至会导致溜放车组掉道。怎样保证驼峰设备不因模块故障造成道岔“四开”,当第一次遭遇道岔几乎“四开”的技术难题后,张金玉便开始了深深的思考。
说干就干,经过与厂家人员的反复请教和同事们的慎密研讨,张金玉精心设计方案、反复操作实验。他整日泡在图纸中,反反复复推敲演练,模拟电路的原理和动作程序,查找隐患的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半个多月焚膏继晷的努力,他发现隐匿许久的隐患为电源电路缺陷所致,经对模块电路继电器改成单独供电后,故障彻底消失,驼峰溜放解编的安全和效率大幅提升。
驼峰信号工区主要负责西宁货站编组场驼峰设备的日常维护,减速器如同汽车刹车,其维护一直是工区的难点和重点。因减速设备液压控制系统采用半封闭环境,且西宁地区风沙天气较多,油料内容易进入粉尘。以往,驼峰工区只能通过清理、更换滤油器( )来延迟液压油使用寿命,但收效甚微。
“减速器电磁阀内油品质量差,阀内杂质过多会造成电磁阀动作缓慢,从而引发设备故障 警,严重时还会引起油泵、油路堵塞,一旦油泵流量不达标,减速器将失去表示,需要经常给液压系统更换液压油,造成原材料消耗量大、费用高,而且环境污染。”驼峰信号工区职工何文强说。
就如何提高航空液压油油品质量,张金玉牵头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展开攻关,他抽取液压箱内液压油样品,经48小时沉淀后,通过加热进行油水分离,再经过48小时沉淀,使用磁铁装置吸取油料内机械杂质。最终,在试纸上进行颜色比对,油料颜色最终达到标准,油品完全合格。使用处理过的航空液压油的减速设备,减速器调阅动作时间均小于《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所规定的全制动时间≤1.0S,全缓解时间≤1.2S时间,仅此一项,每年为单位节约成本30余万元。
作为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在36年的信号工生涯中,张金玉先后荣获青藏铁路技能大师、青藏集团公司优秀党员、青藏铁路工匠等众多荣誉,但谈及那厚厚几摞荣誉时,他只是淡然一笑。冬日的驼峰场滴水成冰,他依旧在技术革新、保障安全的第一线奔波忙碌且乐此不疲。
图 文:赵风斌 杨 琴 杨妙林
编 辑:马福贵
审 核:赵风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