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韶山高新区创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韶山工作站纪实
日前,湖南省科技厅组织各市州及园区科技部门,在衡阳召开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会上,韶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赵修平就韶山工作站创建及对园区科技赋能的相关情况作典型经验分享。
如何让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奏响主旋律?我们走进韶山高新区探寻答案。
积极营造双创氛围
激发创新意识培育
科技创新的脚步越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就越足。
近年来,韶山高新区紧扣“科技创新真抓实干”主题不放松,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五好”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科技要素保障平台化,增强科技创新赋能,稳增长攀质量。
其间,以湖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为契机,韶山高新区引入创新平台建设运营专业团队,打造韶山高新区科技双创服务平台。以此为基础,园区抓住深化长株潭一体化战略机遇期,于2020年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成功创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韶山工作站。
创建历程中,韶山高新区管委会与韶山市科工局统筹协作,透过点对点、面对面指导,循序展开工作站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培育,提升园区创新赋能保障,引发系列创新蝶变。
今年5月,一场由韶山高新区主办、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韶山工作站承办的高新读书班暨企业研发费用、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题培训举行。迄今为止,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韶山工作站已举办政策宣讲、实操培训、创新赛事及沙龙论坛等活动41场,活动参与1400余人次。由此,园区企业的创新意识得到较大提升,双创氛围日趋浓厚。
韶山高新区年均组织10余家园区企业 名参加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大赛。四棱、中韶、禾益元等企业,是省赛中的“常客”。
四棱数控荣获省“创客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专业大赛专业赛优胜奖,并闯入全国24强,荣获湖南省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第三名;禾益元荣获“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湖南省决赛创新组三等奖,中韶、禾益元分别荣获“长沙银行”杯省赛优秀企业奖,通过大赛禾益元成功引入私募股权基金。
此外,恒欣实业液压猴车非电模式的加减速控制技术项目获湖南省第二届质量技术创新大赛质量创新类一等奖,特大型矿区架空乘人装置及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 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深化创新体系建设
扩展双创需求对接
当前,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韶山工作站已实现对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规上企业的服务全覆盖。他们根据园区企业现状和需求,组织各类专业机构辅导企业开展各项工作,带动园区创新蝶变。
截至2021年,园区有效高企达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达49家,年均增速分别为54%、66%;累计新增专利434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尤其2021年新增专利143项,同比增长52%;通过优化资源赋能效应,共创建省级公共服务平台4个,累计达8个;创建省、市创新研发平台8个,累计达12个,其中禾益元与北化合作成功创建谭天伟院士工作站,华进重装与湖南科技大学合作引入省级专家万步炎工作站,均为园区首家。
5月,省工信厅公布了2022年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名单,韶山高新区新增三一(韶山)风电、华进重装和天盛机械等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据统计,韶山高新区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累计拥有国、省、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
需求的对接与撮合是大市场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近年来,韶山高新区征集技术需求、人才需求、融资需求,以及检测认证、知识产权、财税等专业服务需求共计800余项,实际完成对接与撮合420余项,培育技术经纪人3人。
韶山高新区针对园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需求,组织企业参与2020年碳基产业链“莲城智造”路演,恒升、江冶、润泽等8家企业达成意向投资2.3亿元。2021年,持续深化碳基产业强链补链需求,组织四棱、润泽、江冶涂层、骏航等企业参与“莲城智造”碳基材料产业双需双供对接专场,由此带动亿德、纪璟、碳加、利鑫等一大批碳基产业链企业入驻,有效推动园区新兴产业聚集、新动能培育。
委托第三方长沙诺为开发“韶山高新区企业管理与服务数智化系统”,实现信息化与科技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目前该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