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俞章法:国有企业要担当起“国之重器”使命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做客人民 采访间(资料图)

今年全国两会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 议经济界委员时指出,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老工厂”转型新能源

中信重工的前身——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企业逐步成长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世界最大的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中国低速重载齿轮加工基地和中国大型铸锻和热处理中心。

近年来,中信重工服务于国家能源供给体系的重大基础装备领域,在海上风电、水利水电、火电、核电、余热发电、新能源储变电等方面,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升级,中信重工成功开发出系列化液压打桩锤、海上风电嵌岩桩钻机等特种施工装备及新能源储变电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装备国产化。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 告》提出,“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储备能力”。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和重要的能源供给,是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能源向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方面。

从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俞章法拟以海上风电产业为例向两会提交《关于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现阶段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 绿色证书制度”的建议。

俞章法代表建议,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将现行固定电价补贴机制调整为可再生能源配额 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市场化方式分摊新能源发展成本。配额制和绿证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补偿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环境效益,推动可再生能源企业参与市场交易。

俞章法呼吁各方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维持一定的支持力度,继续鼓励可再生能源投入,促进其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减少行政管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形成全员发展新能源、全员使用新能源、全员为新能源发展买单的局面,进一步加强对消费侧的激励和引导,加强对海上风电产业装备技术研究。

积极担当“国之重器”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河南视察时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俞章法认为,在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依然很大的情况下,两会政府工作 告明确提出“六保”“六稳”举措,要求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对社会秩序恢复的根基和支撑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会更加明显,也更需要大型国有企业、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担当起国之重器的使命和责任。

“不浪费每一次危机”,俞章法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谋求高质量发展同步部暑,视危机为机遇,危中寻机,保市场订货、保供应链畅通、保现金流、保重大项目、保员工收入,保全面预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把总书记的要求切实落到实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