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生!老师傅

1.什么叫井下复杂情况?什么叫钻井事故?

答:钻井中由于遇到特殊地层、钻井液的类型与性能不当、井身质量较差等原因,造成井下的遇阻遇卡、钻进时严重蹩跳、井漏、井涌等不能维持正常的钻井和其他作业的现象,均称为井下复杂情况。由于操作失误、处理井下复杂情况的措施不当等都会造成钻具折断、顿钻、卡钻、井喷等钻井事故。

2.什么现象称之为卡钻?

答:钻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称为卡钻。

3.什么是键槽卡钻?

答:键槽卡钻多发生在硬地层中,井斜和方位变化大,形成了急弯(狗腿)的地方。钻进时,钻柱紧靠狗腿段旋转,起下钻时钻柱在狗腿井段上下拉刮,在井壁上磨出一条细槽(形如键槽),它比钻杆接头稍大但比钻头直径小,起钻时钻头拉入键槽底部被卡住。

4.造成井喷的原因有哪些?井喷前有哪些预兆?

答:井喷的原因有:

1)地层压力掌握不准;

2)钻井液压力降低;

3)钻井液液柱高度降低;

4)起钻时的抽汲作用。

井喷前的预兆:

1)钻时加快;

2)钻井液池液面升高;

3)钻井液返出流量增加;

4)返出钻井液温度升高;

5)返出钻井液密度变低;

6)返出;

7)返出钻井液粘度变化;

8)循环压力下降;

9) 地面油气显示;

10) 大钩负荷增大。

5.井喷着火后有几种处理方法?

答:目前处理着火井喷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地面灭火,由原井口循环重钻井液压井;二是打定向救援井内向着火井输送重钻井液压井、灭火。

6.井漏的原因有哪些?井漏一般发生哪种地层,井漏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或水泥浆漏入地层中的现象即称为井漏。井漏是钻井中严重而又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之一。

钻井过程中,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便会发生井漏。引起井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井下地层破裂压力异常低,岩层孔隙度大、渗透性好,或有裂缝、溶洞等;另一方面是由于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如钻井液密度过大、压力过高,或开泵过猛以及下钻速度过快而造成井下压力激动等。

井漏可能会发生在以下四种地层中:

1)松散的或高渗透率的地层;

2)天然裂缝性地层;

3)诱导的裂缝性地层;

4)洞穴性地层。

井漏会造成钻井液池面下降,返出的钻井液量减小,严重的井漏则会使钻井液失去循环,只进不出,进而会导致井壁坍塌或井喷。

7.根据漏层性质、漏速及发生井漏的原因简述井漏的类型。

答:每小时钻井液的漏失量称为漏速,根据漏层性质、漏速及发生井漏的原因可将井漏分为三大类。

1)渗透性漏失。这种类型的井漏多发生在浅井段胶结疏松的砂、砾岩层中。由于这些地层的渗透性较好,在井内压差的作用下钻井液将会漏入岩层的空隙里,但泥饼的形成又会阻止或减弱其漏失的程度,因而渗透性漏失的漏速不大,一般在10m3/h以内。

2)裂缝性漏失。钻井中钻遇的各种类型的岩层均可能存在着自然裂缝,在自然裂缝发育的地层中钻井,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钻井液漏失。在破碎带地层中钻进时,常会随着井下蹩跳、钻速加快等现象的出现而发生井漏,其漏速一般为20~100m3/h不等。

3)溶洞性漏失。在某些石灰岩地层中,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大溶洞。当钻遇大溶洞时,会出现钻具放空,有时可达4~5m,随之循环失灵,钻井液只进不出。漏速一般在100m3/h以上,井漏后往往会造成井喷或井塌卡钻事故,属最严重的井漏。

8.常用的堵漏方法和堵漏剂有哪些?

答:1)渗透性井漏的处理。轻微的漏失主要通过调整钻井液性能,降低井下压差及堵塞岩层空隙通道的办法,达到恢复正常钻井的目的,可降低钻井液密度,采用平衡钻井技术,同时适当提高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以增大钻井液流入地层空隙的阻力。常用的提高粘度和切力的处理剂有CMC、烤胶、纯碱、水玻璃、芒硝等。若提高粘度后处理效果不明显,则可在钻井液中加入细云母片、坚果壳粉等细颗粒桥堵剂循环,直至堵住为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