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话说麻醉医学涉及的医学知识还真是多啊!
读书笔记1.19
2019/09/29
以下内容是来自于学习当代麻醉学的学习笔记。
优缺点优点
血液和组织溶解度较低(血气分配系数0.42),
可以迅速调节麻醉深度,
麻醉诱导苏醒快,
药物摄人和洗脱迅速,
麻醉恢复质量高,
体内代谢率极低,
可迅速有效地控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耐受性好,
适用于低流量麻醉环路。
缺点
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不宜用作诱导药。
可控性
地氟烷具有最小的血/气分配系数0.42,
麻醉诱导和苏醒均很迅速,
可以精确地控制肺泡浓度,
迅速调节麻醉深度,
术后心理活动和认知功能恢复快,
主观功能(如嗜睡、笨拙、疲惫或模糊)受损轻。
麻醉强度
地氟烷的麻醉强度小于异氟烷(1/5)。
MAC(7.3)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且与刺激方式有关。
清醒MAC是指50%患者或志愿者对命令有适当反应时的浓度。地氟烷的清醒MAC值(也是达到遗忘时的浓度)在20~30岁的受试者中为2.5%,是一种强效遗忘麻醉剂。
维持浓度常为3%~6%。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对机体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对心血管功能和心肌收缩力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使心肌顺应性、体血管阻力、每搏指数和平均动脉压下降,作用弱于异氟烷,敏感患者应减量。
每搏量减少时,心率增加,心排血量无明显减少,麻醉7h后产生耐受性。
扩张冠脉,引起舒张期冠脉血流速率增加,血管阻力下降,这主要是受代谢产物的调节,以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地氟烷是否存在引起“冠脉窃血”尚不确定。
对交感活性的影响
地氟烷对迷走神经的抑制大于对交感神经的抑制,存在明显的交感兴奋作用,心率、血压短暂(2~4min)急剧升高,尤其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需引起注意。
对心律的影响很小,且不能增加血中儿茶酚胶的浓度,但深麻醉可能诱发。
以下方法可阻止应激反应:
①初始浓度2~6%(合用N2O减少);
②按0.5~1%的幅度增;
③增加浓度前静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等;
④预先给予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麻醉诱导浓度4~11%
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兴奋、屏气、分泌物增多、喉痉挛、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
预防处理:合用芬太尼、咪达唑*仑或丙泊酚等静脉麻醉药物。
儿童不宜使用地氟烷诱导。
导致剂量依赖性抑制呼吸和机体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通气反应。
对运动终板的影响
地氟烷有显著的肌松作用,可以引起剂量相关性神经肌传递减少。
增加并延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
对颅内压和脑电图的影响
地氟烷剂量依赖的降低脑血管阻力和脑组织氧代谢率,增加脑血流量、颅内压和脑脊液压力。
0.5~1.5MAC:增加颅内压,抑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
亚MAC:低电压-快波活动增强
≥1.24MAC:高电压-慢波活动
>1.5MAC:爆发性抑制可能变为等电位脑图
地氟烷不适用于颅内压升高患者的麻醉。
体内代谢
理化性质稳定,生物转化率仅为异氟烷的1/10(异氟烷为0.2%),是已知体内生物转化最小的吸入麻醉药。肝、肾毒性极低。
其他
地氟烷可导致非外科应激所致的短暂性白细胞计数升高
地氟烷可以触发骨骼肌代谢亢进,氧耗增加,引起恶性高热,恶性高热易感者不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