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源公司:坚定信心 再续辉煌

力源公司董事长姬苏春(中)与总经理胡冬生(左)、党委书记李杨(右)共同谋划产业布局。

中国航空 讯:2015年即将结束,回味即将收官的“十二五”是中航工业力源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力源公司在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贯彻落实中航重机“实业做实,资本做活,产融结合,相互促进”的指导方针,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狠抓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资源整合,实施一系列改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期间,力源公司始终坚持“军民为本、民品立业”的发展方针,秉承“立足航空,拓展航天,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军品有项必争,全力以赴加强航空重点型号研制工作,千方百计确保航空生产任务的完成,航空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始终坚持民品立业不动摇,克服了国内外环境持续低迷的现状,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推进新产品产业化,非航空产品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这五年,产品研制和市场开拓取得了新突破。在航空领域上,抓住发展机遇,统筹协调内部资源,完成了航空研发和批生产资源适度剥离,建立了航空零部件生产单元,搭建了航天液压泵专门生产线,返修业务实行封闭管理,积极争取多个航空、航天研制项目,先后新研产品十余型,有多个产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公司航品业务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非航空领域上,抓住主机转型升级的机遇,依托与徐工集团、中联重科等大主机替代进口国产化合作契机,以及在卡特工程机械上配套示范项目,工程机械从主要为汽车起重机配套,拓展到混凝土机械、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等领域;农机液压抓住旋耕机、玉米收割机等主机升级换代的机遇,使农机静压传动装置(HST)实现了向大排量的转型及由单一静压传动装置(HST)元件向功能型液压泵/马达等系统集成配套。

这五年,产业布局调整展现新面貌。按照中航工业“两融”的发展战略思路,力源公司抓住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机遇,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融入主机产业集群,坚定不移地将公司增量部分向“长三角”地区转移,按照业务相关的矩阵管理模式搭建了统一的计划、统一的人事、统一的财务、统一的采购、统一的销售“五统一”的小集团管控模式,初步形成了以贵州贵阳为核心生产基地、苏州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南通液压铸件生产基地、无锡卡特合资项目“两省四地”的产业布局。

可以说,力源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围绕巩固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军用液压产品优势化地位,以及工程机械液压产品、农业机械液压产品,实现了中高端液压泵/马达的研发生产,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和成效,为公司“十三五”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未来五年,力源公司在军品业务发展上将发挥柱塞泵/马达“专、精”的专业化优势,秉承有项必争的军品业务发展思路,立足航空、航天平台建设,拓展舰船、兵器等领域全方位服务于国防建设;在民品业务发展上,紧跟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行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立足于高端核心液压基础件开发,拓宽产品线,提升减速机、阀组等的研制能力,实现由单一元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大力发展高端市场,建立再制造运行机制,实现再制造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精密铸件业务上,在发展精密液压铸件产业、创造高端精密液压铸件品牌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其他高端铸件市场,上规模、求发展。通过进入力士乐、卡特彼勒等世界顶级企业的供应链,努力成为其优秀供应商,并以此带动企业管理、技术进步和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打造成为精密铸件的研制、生产基地。在民用航空业务发展上,创新运营模式,充分利用特种工艺及其他资源做大规模,增强行业影响力,努力成为国际民用航空元器件、组件供应商。在液压系统业务发展上,以液压测试系统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力培育主机分、子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市场,实现测试与应用协同发展。

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产业路径已规划完成,眼下如何让各项战略计划落地执行成为重中之重,面对这些问题,力源公司总经理胡冬生坚定地说:“要在“十三五”有所建树就必须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怎么转”。“干什么”是方向,必须按照“军品稳中求进、民品大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紧抓军品发展机遇,着力提升军品生产交付和试验验证能力,确保各型号重大节点和质量安全,抓住民品市场倒逼之下转型升级的契机,深入推进“两调”成果转化,促进市场结构更加优化,竞争能力更加突出。“怎么干”是方法,要力争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关键基础零部件重点企业,深化与国内外一流主机企业合作,不断提升力源液压品牌的行业影响力;要创新用人机制,解决人才瓶颈,完善选人用人和人才考核机制,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产品研发新机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企业服务,加大专业化协作力度,有效控制用工增量,实现轻资产经营。“怎么转”是技巧,要抓住力源公司作为国家600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和国家首批46家智能制造试点单位的契机,组建专业团队,实施“机器换人”工程,以抓好《液压泵零件智能制造车间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为切入点,逐步打造“数字化运营、 络化协同、集成化管控、智能化决策”的“智慧力源”,推动力源公司转型升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