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集中出质保期,运维市场总量将达千亿级别
中国电力 中电新闻 朱怡
经过大规模的建设发展,风电行业正在告别制造商明星时代,逐渐进入与汽车业相似的“4S店时代”──卖风机不赚钱,靠售后服务赚钱。这种变化已经被嗅觉敏感的风机制造商发现,产业链也正在由前端向后端转移。市场在增档提速,掘金者纷至沓来。
据中国风能 秘书长秦海岩介绍,按照规划,至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2亿千瓦,以全国风力发电场平均可利用等效发电时间为2000小时,风力发电场运维成本0.05元/千瓦时计算,则未来风电运维市场的总量将在千亿元以上。
“战国”时代,分食的“刀法”或许才是关键所在。对设备性能熟知的风机制造商似乎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纷纷在风电服务市场等“副业”提前布局,欲啃食这块“大蛋糕”。
“三足混战”的运维大市场
“像今天这样的小风天,除处理故障外,巡检、定检维护这些工作都要同步进行。巡检主要是针对可能导致风机故障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些缺陷,例如处理风机内的渗油渗水、缺油缺水、更换磨损件。”对于华锐德和张北坝头风电场运维班长郭海明来说,这样的巡检工作已经是家常便饭。
德和新能源总经理李斌介绍,华锐风电为德和张北坝头风场提供了132台1.5兆瓦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98兆瓦。截至目前,德和张北风场已经累计发电24.57亿千瓦时,风电机组年平均可利用率为99.07%,年平均利用小时2373.4小时,在冀北电 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排第二名。
在风电运维市场,风机制造商天然的优势无法湮灭。恐怕没有谁会比他们更为熟悉风机的各项性能了。
作为昔日的行业大佬──华锐风电锐源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坤介绍,为了能够在风电运维市场抢得先机,今年华锐成立了运维子公司── “锐源风能技术有限公司”,同时组建了800余人的专业化运维服务团队,拥有9000余台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运维服务经验。华锐期望今年运维利润可以达到3000万元。
“最适合”的背后蕴藏的是风电运维服务市场的巨大商机。张树坤这样解释华锐风电转型的动力:“风电整机制造业在充分竞争后利润越来越薄,必须向制造服务业转型,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质量和服务等综合实力的竞争,拓展增值服务,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盈利。”
从“故障运维”向“计划运维”转变
整机制造商普遍认为,自身的优势不仅在于熟悉设备性能,更在于提供给风场业主高效率和科技化的服务。
据悉,这些功能可以有效提升风场资源管理和运行维护效率,促使风电运维从“故障运维”向“计划运维”转变。目前,由华锐风电提供运维服务的风场已经普遍实现了智慧风场管理模式,大量的数据分析资料、高效的反馈系统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800多人组成的运维团队的强力支持,保障了华锐风电机组的顺利运转。
“智慧风场还和智慧风机一起,构成了华锐风电打造智慧风能的重要内容。”张树坤介绍说。能源互联 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打造“互联 +智慧风能云平台”,打造智慧风能,唤起风电在互联 +时代的新活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分布式及微电 、风光一体化等技术,搭建多元化能源系统,进而提供智慧综合解决方案,是华锐风电的长期追求。
附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