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挖掘机主要由发动机带动液压泵,驱动液压缸和液压马达进而带动执行构件完成作业动作。其液压系统的结构如下,工作装置由3或4个液压缸驱动(动臂的驱动用1或2个液压缸);回转装置由1个液压马达驱动;行走装置用2个液压马达驱动。能量经过飞轮的机械能—液压能—执行构件的机械能这样的能量二次转换过程,造成了能量的损耗浪费。
新型的电动挖掘机设计思想,完全抛弃了现有挖掘机的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直接驱动执行构件完成作业动作。
整体结构设计,如上图 所示。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以电动机代替原有的液压装置驱动工作部件,从而完成挖掘机的电动改造。以铲斗 11 的驱动设计为例,伺服电机 14 安装固定于铲斗的驱动丝杠装置 13 上,通过减速器连接固定。丝杠机构两端安装于原液压缸的位置,执行伸缩驱动的功能。斗杆 10 和动臂 9 的驱动与之类似。除工作装置外挖掘机的回转和行走装置也进行了改造设计。回转装置的液压马达由电机代替,驱动减速机带动整个上车 3 回转,对于行走部分,两侧的履带由两个电机分别驱动,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实现直线行走、转弯和原地回转动作,满足作业任务的要求。
作业部分的三个自由度,分别由伺服电机 6、7、14 驱动,回转部分的一个运动由电机 17 驱动,行走部分两侧的履带分别由驱动轮 1 带动,由两个伺服电机 16(1) 、16(2)完成。作业装置的动作包括铲斗 11 的转动、斗杆 10 的转动、动臂 9 的升降,三个动作由丝杠机构的伸缩实现,通过伺服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其中电机 6 驱动丝杠机构 5 实现动臂 9 的升降动作,电机7 驱动丝杠机构 8 实现斗杆 10 的转动,电机 14 驱动丝杠机构 13带动连杆 12 实现铲斗的转动。回转装置的动作简单,只有一个自由度,通过一个伺服电机 17 带动减速机 18 驱动回转装置 19 回转,进而实现上车 3 的回转。行走装置的两个履带由两个伺服电机 16 独立驱动,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实现整机的直线行走和转弯运动,其动力通过回转接头 20 由控制柜提供。所述电机的电力全部由机载电瓶组 15 提供,通过控制柜 2 实现电力的分配,同时为驾驶室 4 提供空调、风扇、照明用电。
由于设计方案中的电机较多,控制方案中对于电机的控制有较高的要求。以下对各电机的控制特点进行了分析,如下表所示。
从表 4 可以看出电机 6 和电机 16 均为两个,其中电机 6 作为动臂的驱动电机,动臂采用两个电机驱动的方式(两个电机需要同步);对于行走驱动,由于两侧履带需要在转弯或回转是由不同的速度(可调),因此需要两个电机独立驱动。
根据上表可知控制系统的机构,如下图所示。各电机的电能均由控制柜分配提供,为了实现工作装置的挖掘卸载、回转装置的回转、行走装置的直线和转弯等动作,各个电机均需要进行正反转的切换,其控制信号由操作室内的手柄和按钮控制。所有的伺服驱动器均可放置于上车的后部原配重的位置。
电动挖掘机的优点
与普通挖掘机相比较,电动挖掘机的优点如下:
(1)电动挖掘机输入的电能直接转换为驱动工作装置的机械能,减少了能量的转换次数,降低了中间过程的能量损耗,节能效果明显;
(2)电动挖掘机以电为驱动能源,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清洁环保;
(3)以电动机为驱动源,与发动机相比,噪音低,维护方便,减少了因发动机漏油而造成的油污,改善了工作环境;
(4)与液压系统相比,电动机运行更加可靠,降低了维护成本;
(5)电动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不耗油,并且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日常的运营成本;
(6)电机的控制理论相对成熟,用电机驱动工程机械,便于实现工程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若用上位机进行控制,能够实现智能化机群的控制,完成自动作业;
(7)随着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和环保的严峻形势不断加剧,电动工程机械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机械,具有广阔前景的发展方向。
方元明科技定制各类重载电动缸,需要定制电动缸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