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这两天官宣了我国一款全新直升机的研发和测试进展消息,13吨级的通用直升机AC-313A铁鸟台完成了总装交付工作,开始进行铁鸟试验;我国的航空工业在基本满足了陆航对于13吨级运输直升机的庞大需求之后,也开始转向先进中型运输直升机的民用市场了。
传统上这也是民用直升机市场上最实用,市场订单总价值最大,但也竞争最激烈的一个领域;更大的二三十吨的重型直升机虽然门槛高而且有刚性需求,但是总的需求量很有限,更轻小的直升机虽然需求量更大但是单价也低;不管是通用航空还是搜救与海上公务执勤,或者是边远地区的航空医疗服务,最大起飞重量在13-15吨,有大型货仓设计的中型通用直升机都有很广泛的使用,我国这些年来各民用客户也买了不少的米-17之类的同吨位直升机;所以现在国产直升机也开始盯准这一块进行发力,而且上来就在我军目前最先进的13吨级运输直升机直-8L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现代化改进研发,还是相当出手精准有竞争力的。
所谓铁鸟试验台,也就是飞控液压系统综合试验台架,主要是用来在设计和定型阶段,来测试飞行器的整个飞控系统,以及各种飞行控制面的一种试验设备,对直升机来说那就是测试总距杆和周期变距杆能不能通过飞控系统正常操纵飞机,各种液压设备能不能正常运作等等,是首飞前的重要步骤,上铁鸟台也就意味着距离首飞不远了。而也正是因为这种铁鸟需要等比例的,带整套液压和电控系统的原型机来进行测试,所以通过铁鸟机,我们也能一窥这个全新魔改直-8民用型的外形特征。
虽说是直-8宽体的民用版,但是还是做了不少改进,这些改进将来也能反哺直-8L
首先就是我国直升机现在广泛使用的家族式前脸;从直-20开创了流线型平滑正脸,两块大尺寸前风挡玻璃,雷达罩旁小尺寸类倒梯玻璃的机头布局之后,直-8的各种全新生产改进型也开始用上了基本直接移植过来的设计,将过去突出的小鼻子,多块玻璃组成的花房式驾驶舱和尖锐船型底构成的突兀落后的外形观感一扫而空,一下子就有了21世纪全新先进直升机的设计感,很多角度更是分不出来到底是直-8的改进型还是新的直-20。
采用类似直-20的机头设计一方面是需求导向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不断进行设计优化的结果,AC-313或者说直-8最早的技术原型是法国人的超黄蜂直升机;SA321本身是个两栖直升机,要求能在水上起降,所以本身就采用了船型底的全密封机身,以及两侧的浮筒式起落架来保证水面起降的浮力和稳定性,但是对于我军真的使用宽体直-8的大用户陆军航空兵,以及民用版AC-313的预定客户来说,并不需要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和起降的能力,又影响性能又增加重量,还丑的感人的船型底自然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看着很像直-20是不是?其实他是直-8宽
换上全新的机头正脸设计之后,一方面是优化了空气动力学外形,流线型的阻力更小自然也更省油,同时少了很多奇怪的突兀表面之后,也能减小一定的气动噪音,算是挺实用的设计;而没有的船型底的束缚之后机首的雷达罩也获得了扩大,能塞下尺寸更大,性能更好的雷达系统。
要说起来,法国人当年在卖给中国超黄蜂直升机,大概也不会想到我国的技术人员能有这样清奇的技术实力,将一款上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首飞,66年都已经服役的直升机,在测绘仿制之后还形成了成体系的,多方向的整体改进能力,通过不断迭代升级的方式从动力系统主旋翼主减速器和发动机,再到整体的飞控系统以及机身结构设计,再到次要方向的气动外形,全都进行了不止一轮的大改;不光是在外形上将一款经典冷战老机改成了一款放在2020年看也很先进的新机;在性能上也步步改进出了一款合格乃至优秀的15吨级直升机,和欧洲新一代的AW101比也毫不落后。
非要说现在的这架AC-313/直-8L和当年的超黄蜂还有什么关系,那大概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毕竟枭龙也能算米格-21的子孙,从这个角度说这个AC-313A倒是确实还算是法国超黄蜂的改进型。至于说法国人还能不能认出来这是当年自己研制的超黄蜂,那我要是法国人我肯定认不出来;真的要说,这大概既是改到亲爹娘都不认识的脱胎换骨吧。
其实这也是挺尴尬的一件事,技术水平在当年确实不行,只能靠测绘仿制之后不断的缓步改进,改完旋翼改发动机,改完发动机改机体,改完机体改飞控,没法高起点的推到重做,只能 用60年代的老机不断小步快跑推陈出新;等到有足够的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去重造一架新飞机的时候又发现,其实手里这架从头到尾改出来的所谓全新改进型,已经是一架彻头彻尾的新飞机了,哪怕是重头在设计一款新的也没多大的价值和意义,大量投资也搞不出多少性能提高还不如不搞;但是不搞吧就永远擦不干净所谓的仿制改进血统,提到了就要被骂没有创新能力,还真的是搞的人很难顶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