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调整过度处置不力引发机组保护动作案例分析
机组编号#1停机时间2月13日07:23
设备简况:
1号机组为前苏联引进的320MW超临界机组,1994年投运。汽轮机为乌克兰哈尔科夫汽轮机厂生产的К-320-23.5-4型单轴、三缸、双排汽、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纯凝汽式汽轮机。
2009年汽轮机进行了通流供热改造,在中压缸第三级后增加了旋转隔板向外供汽,旋转隔板液压调节控制油站为北京和利时产品,供热管道(分汽缸后)设计供汽压力1.6Mpa,温度330℃,65t/h,汽轮机及管道(分汽缸前)设计供汽能力150t/h。
事故前工况:
2月13日7:12,机组负荷256MW,给水投自动,AGC投入;小机同步器SK058开度55%,汽动给水泵出口流量781t/h;供热旋转隔板开度55%,油动机行程110mm。
事件经过:
7:12:15,因供热负荷增加,手动调整1号机供热旋转隔板增加供汽量。
7:12:36,1号机组负荷由256MW逐降至223MW,小机同步器SK058开度69%,汽动给水泵出口流量719t/h,旋转隔板关至14%,油动机行程38mm,分汽缸压力升至2.2MPa,出现过调,立即手动开启供热旋转隔板液压系统备用油泵,同时调整旋转隔板开启至100%,分汽缸压力降至1.3MPa。
7:12:42,小机同步器SK058自动开至100%并卡住不动,解除自动后手动关闭无效,即令巡检员就地手动稍关小机同步器SK058后,远操逐步关小机同步器SK058至60%左右,给水流量由1203t/h下降至1050t/h左右,煤水比失调,继续关小机同步器SK058无效。
7:19:35,手动启动电动给水泵,拉停汽动给水泵,给水流量下降至579t/h,锅炉中间温度从404℃/405℃开始回升,此时主汽温度527℃/519℃,仍在下降趋势之中。
7:21:08,乙侧电动主闸门前主汽温度降至498℃,“乙侧主汽温低”保护动作停机,横向保护动作停炉。7:23,发电机解列,厂用电联动正常。
1号机组停运后,调阅DCS历史站数据和操作一览信息显示:7:12:21开始,从四号操作员站(POC4)上发出关小供热旋转隔板指令,供热旋转隔板油动机开度由55%关小至14%,调整过度,设备及系统均动作正常。
就地对小机同步器进行全行程活动试验正常。
小机同步器操作员站上操作无效,经查磁放过载截止,更换小机同步器磁放并远操小机同步器SK058正常。
确认“非停”原因系供热调整过度,后期处置不力,引发机组保护动作所致。
10:10,1号机组点火,11:43并 。
原因分析:
1.运行人员对供热旋转隔板调整过度,将旋转隔板由55%关小至14%,导致四抽汽压降低,小机供汽压力随之降低,使小机同步器一直开大,直至开足(100%)。
2.运行人员在机组参数异常后,立即开大旋转隔板,又使四抽汽压升高较多,汽泵转速快速上升。
3.小机同步器在开足位发生卡涩,远方不能操作,汽泵出力大增(最高达1203t/h),导致煤水比严重失调,虽减水和急增燃料,但主汽温度开始不断下降。运行人员未能果断采取有效降低锅炉主给水流量措施,使主汽温进一步下降,直致“主汽温低”保护动作,机组停运。
暴露问题:
1.运行人员对分系统调整操作过度,操作后对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发生变化的监视不及时和敏感。
2.岗位操作危害性分析预控制度执行不力,不能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对异常预想不全,思维不开阔,处理手段单一,事故处理协调能力弱。
3.对小机同步器开足易卡涩隐患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未进行针对性的防范演练。
防范措施:
1.组织运行人员进行“操作习惯与安全保障”深度反思,吸取“小操作派生大风险酿事故”的典型教训,学制度,学规程,严执行,强化运行员工的职业习惯养成教育。
2.严格执行操作危害性分析预控措施和操作监护制度,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敬畏操作风险,敬畏安全。
3.做全事故预想,提高处理技能,拓展思维,掌握多种处理手段,做好重大操作和异常处理的协调演练,增强异常事故处理的有效性。
4.对小机同步器开足易卡涩隐患举一反三,针对性的梳理设备隐患并彻底消除。
5.研究“在DCS中将汽泵同步器开度限制在95%位置”的可行性,防止其在开足位卡涩。方案成熟,条件允许时立即实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