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独家 |「格陆博」完成数亿元pre-C轮融资,加快最新集成线控制动系统规模量产,实现国产高端线控底盘产品产业化

格陆博创始人刘兆勇表示,本轮融资完成后,格陆博将加快新产品全液压解耦式GIBC(onebox)的生产,按计划2022年底达到量产规模;高性能线性电磁阀、液压单元HCU、电控总成EHCU等全自动生产线也将全部到位。

同时,刘兆勇表示格陆博成熟产品ABS/ESC的订单已经增长到100万套量级,EPB制动器总成订单也达到几十万套的量级。本次融资过后,格陆博将在2022年底前会投入3条全自动生产线,确保产品的供货能力。

格陆博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领先的线控底盘系统供应商。格陆博以智能线控底盘技术为核心,自主研发并量产了EPB(电子驻车系统)、ABS(防抱死系统)、E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GIBS(电子制动助力系统)、GIBC(onebox集成线控制动系统)、iCDS(底盘域控制器)等线控底盘核心产品,并可提供无人驾驶线控底盘平台,同时具有整个底盘系统匹配分析及正向开发能力。目前格陆博作为Tier 1直接向国内多个主机厂供应产品。

格陆博产品定位(红框内)

格陆博创始人刘兆勇曾任东风科技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伯特利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主任,拥有丰富的线控底盘产品研发、产业化及管理经验。格陆博核心团队拥有大量国内外技术专家,在车辆动力学算法、精密线性电磁阀、制动系统匹配、车规级电子电路等方面经验丰富。刘兆勇表示“顶尖的团队和过硬的技术实力是格陆博赖以生存的基础。”

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背景下,线控技术和相关零部件是汽车领域极为重要的细分市场。相关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球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含线控执行系统+滑板底盘),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0%以上。

就国内市场而言,目前线控产品仍由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国际Tier 1企业占领,但国内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和相关产业链,为国产供应商创造出了国产替代的机会。

例如在线控制动领域,格陆博的产品线非常完整,涵盖EPB、ESC、IBS、IBC、电磁阀、底盘域控iCDS、EMB等,同时还可以提供L0-L5全栈线控及多重冗余产品。刘兆勇对36氪说:“线控制动是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领域,技术含量高,产品需要很长时间的验证,格陆博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刘兆勇还表示:“我们线控制动产品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大陆、博世、采埃孚、伯特利、东风科技等国内外知名Tier 1企业,拥有10-20年ESC/ebooster/onebox/EPB等研发及产业化经验,同时兼具软件算法、硬件、电磁阀等开发及量产能力。”

格陆博GIBC(onebox)

格陆博成熟产品EPB(双控EPB-ECU+MGU)、EPB制动器总成、ABS、ESC、GIBS的质量、技术及产销量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产品GIBC、底盘域控制器iCDS、全电制动EMB等也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

刘兆勇表示,全液压解耦式onebox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而Ebooster电子助力器正在被加速淘汰,即使以后还存在Twobox形式,也不一定是现在的Ebooster+ESC形式;而要做好onebox,就要做好ESC、EPB基础,在这方面格陆博拥有强大的产品力。

格陆博在产品产线、检测线建设方面也较为先进,相关产品已经搭载至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车企,客户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投资者说

企兴投资业务负责人王尚德:线控制动是汽车走向高阶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需要攻克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新能源化在全球已取得领先身位,智能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在该过程中,我们看到格陆博团队在汽车底盘域深厚的积累,也看到了以刘总为首的核心团队打破外企垄断的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格陆博能为我国汽车产业链在智能化和自主化的发展道路上提供强大助力!

和高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文超: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带来了智能线控底盘这个细分领域的爆发,而智能线控底盘的国产化为国内创业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作为国内极少数实现线控制动Onebox方案量产的企业之一,格陆博科技的核心团队对智能线控底盘领域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及市场能力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因素,而对格陆博的投资则补齐了和高资本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投资的一个核心环节。作为持续深耕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专业投资机构,和高资本大概率将在格陆博今后的融资中持续追加投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