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步行1.5万步,巡检于12个磨煤机工作区域,1米多长的“探测棒”是他的“听诊器”,在隆隆作响的轰鸣声中能听出机器里的异常声响。他用总结出的“望、闻、问、切”检修法快速诊断故障,确保磨煤机24小时正常运行,保证发电机组源源不断发出强大电流送往四面八方。
“我要争取做一名合格的磨煤机‘保健医’,为全厂的发电机组保驾护航……”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磨煤机检修班班长王大力这样勉励自己。
48岁的王大力曾是一名英勇的海军士兵,2006年转业来到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他在磨煤机检修班的 名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磨煤机是电厂燃煤机组中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台火力发电机组的安全,它研磨出的煤粉比面粉还要细,这样才能保证吹到锅炉里充分燃烧。
到检修班后,王大力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当时,制粉系统的泄漏和振动问题非常严重。为了找到原因,他对设备用心琢磨、仔细研究。从那时起,他就像变了个人一样,白天一有空就去跟专家学习讨论,晚上回家就翻资料、学技术。凭着这股子“倔劲儿”,两个月后,他为制粉系统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治漏整改方案。
这套方案一经执行,磨煤机现场环境就得到了改善。王大力没有松懈,继续钻研,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和改造,磨煤机泄漏问题终于得到了缓解。
2013年,公司决定成立磨煤机检修班组,由王大力担任班长。在班组动员会上,他明确提出“可以在磨煤机区域坐着喝茶”的改善目标,同时将改善方案一一发给班组每名成员。方案中,他将磨煤机区域精品样板的改善方向、具体步骤与成员的工作分工都详细列出,让大家看到了希望。难以想像的是,这随手就能翻完的几页纸,却倾注了他几个通宵的心血。
王大力与班组成员总结的《磨煤机运行时故障现象快速判断方法》,可及时有效判断故障情况,减小了磨煤机的损坏程度,稳定运行时间大幅增加。他主持磨煤机定心支架改造,不仅提高了磨煤机的安全稳定性,还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磨煤机磨盘瓦瓦边损坏,磨盘瓦不能重复利用和磨煤机振动大的问题,仅此项每年可节约维修资金185万元。
细节之处的“小改造”为实现磨煤机单体“零非停”和超长周期健康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大力在检修管理工作中,制定完善了设备档案,编写了《磨煤机检修作业指导书》《磨煤机常见故障手册》《磨煤机2000小时预检预修方案》等,详细记录了公司自投产以来,磨煤机的典型故障案例,为今后快速查找缺陷原因提供了帮助。
在一次例行巡检中,王大力用检测棒听到了磨煤机产生的异常震动,凭借丰富的经验,他断定是磨辊轴承漏油干烧抱死,致使“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他立即通知运行人员马上断电关闭隔绝门。尽管采取降温措施,但磨煤机空间里还有50多度的高温和呛人的煤粉尘,他戴上口罩拿着手电钻进去查看,10多分钟后终于找到了故障点,用专用工具把4吨重的磨辊取下来,吊到检修间,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
作为磨煤机的“专职医生”,王大力在磨煤机动、静喷嘴环间隙的改造中,将安装规定为7毫米降至2毫米,大大降低配件磨损程度,故障率明显降低,每年可节约费用6万元;液压缸拉杆密封的改造,他将布袋式改为金属式密封,不但提高了磨煤机拉杆的严密性,而且还增加了其使用周期,每年可节约7万元。
一次次的创新提升,让如今的磨煤机焕然一新,重“磨”出彩,不仅改善了磨煤机周围的工作环境,还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在大量实践和论证基础上,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大力中速磨煤机运维法》,为行业同类型中速磨煤机高质量运维提供了“标准答案”。
“把简单的事情做出彩儿是一种创造,把重复的事情做完美是一种追求,把承诺的事情做到底是一种坚守,这就是我理解的劳模精神。”王大力就像磨煤机上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心钻研,演绎人生精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