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人们就不遗余力地发展自动变速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汽车领域,推动了汽车自动变速器的重大变革,到目前为止,汽车上广泛采用的传动装置均出现了电子化的趋势,包括手动变速器。因此现在很多自动挡汽车的变速器都是“电控液压自动变速器”。
那么电控液压自动变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1、驾驶车辆时应注意的事项:
(1)、在启动发动机时,变速杆必须在P挡位或者N挡位,否则很多车的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
(2)、必须拉紧驻车制动(即:手刹车),同时踩下制动踏板,然后再旋转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
(3)、发动机启动后须停留几秒钟,待发动机怠速运转平稳后再挂档起步,挂档后先放松驻车制动,然后缓慢放松制动踏板后,慢慢踩下加速踏板,切记不可一脚把加速踏板踩到底,
(4)、不允许边踩加速踏板边挂挡或者先踩加速踏板后挂挡,也不允许踩着制动或者未松开驻车制动就恨踩加速踏板,这种操作对变速器的伤害最大。
2、挡位的使用:
(1)、一般自动变速器的档位有:P档、R档、N档、D档、L档、S 档、“+”或“-”档位,下面介绍各档位的功能:
P档:叫主驻车档,P档对车辆有制动作用,就是在停车后应该将变速杆放入该档位,使车辆不容易被移动。使用时应注意,必须在车停稳后,将变速杆放入P档,否则会发生“嘎、嘎”的齿轮撞击声,甚至损坏变速器。
R档:是倒车档,使用该档位时必须在车辆完全停止的状态下,才能将变速杆移入该档位。同样,也必须在车辆完全停止的状态下,将变速杆从该档位移出,否则也会发生齿轮撞击声,损坏变速器。
N档:是空档,和P档不同的是,N档对车辆没有制动作用,因此有些人在下坡时,会将变速杆放入该档位,但这是不允许的,原因如下:
正常情况下,手动变速器的润滑是靠齿轮的旋转,带动润滑油进行润滑,所以手动变速器是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空档滑行的。
但自动变速器的润滑是靠发动机带动润滑油泵进行润滑的。那么在下坡时车辆高速行驶,自动变速器内的零件在高速旋转,如果将档位放到N档(空档),发动机怠速运转会大大降低油泵的泵油量,自动变速器就会产生润滑不良的现象,轻则增加变速器内零部件的磨损,加速润滑油变质,重则会烧坏自动变速器。因此,自动变速器是不允许空档滑行的。
D档:前进挡,自动变速器中,该档位使用频率最高,它可以适应大多数路况,同时也能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路况和车辆运行状况进行自动变换档位。但该档位也有缺陷,比如在下长坡时,发动机制动效果很小,因此车速会逐渐加快,经常需要踩下制动踏板以降低车速。
L档:低速档,有的车上标注的是1。挂入该档后,有些车仪表盘上会显示“雪地驾驶模式”,因此它适合泥泞道路和冰雪路面行驶,发动机制动力很强,比如在冰雪道路行驶的时候,挂入该档位,当加速踏板抬起后,车速会在很短时间内降低。因此,在泥泞路面和冰雪路面行驶时,最好使用L档,虽然车速慢但能确保安全。
S档:加速档,有的车上标注的是2。挂入该档位后,有些车的仪表盘上会显示“城市驾驶模式”,该档位加速很快,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提高车速,因此适合在城市内容易堵车的路段和超车时使用该档,其发动机制动效果也很强,
“+”和“-”档,这是自动变速器中为提高驾驶乐趣的手动模式,车辆正常行驶中,挂入该档后,将变速杆往“+”的方向推,就是加档,推一次增加一档,如果将变速杆往“-”的方向推,推一次减一档。
3、自动变速器操作过程中省油的技巧:
自动变速器挂入D档后会自动用1档起步,缓慢踩下加速踏板,保持节气门开度为20%~50%,当车速提高到15km/h时,快速放松加速踏板,变速器可以立即从1档升入2档,然后继续踩下加速踏板,节气门保持原有开度,当车速增加到30km/h时,再次快速放松加速踏板,变速器可以从2档升入3档。继续用这种方法从3档升入4档,直到升入最高档。
这种方式升档有降低发动机磨损,降低油耗,发动机噪声小,乘坐舒适,换挡快等优点。
4、拖车时注意的事项:
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自身有故障,需要牵引时,后轮驱动的车要拆去传动轴,前轮驱动的车应支起前轮,在拖车时必须降低行驶速度。因为被拖车辆的发动机不运转,制动效率大幅度下降,转向沉重,因此最好用专用的拖车进行牵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