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常村煤矿队组的小发明,nice

01NICE!自己动手给风门门框做“矫正”

风门是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重要构筑物,它隔断风流,调节风量,为矿井风流按需分配创造条件,为行人和运输提供方便。在常村煤矿,由于巷道来压,使得巷道底鼓、巷帮收敛,平衡风门门框变形,导致风门开关困难、漏风量大,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风流短路、瓦斯超限,以往需要从厂家订购门扇配套的新门框,费工费力又花钱。能不能自己做矫正装置?说干就干!该矿通风队立即成立了“风门门框矫正装置”项目组,以“项目承包”方式向全队职工招募。经过项目组现场调研,确定兼具机械锤打和火焰加热的矫正思路,根据门框变形程度,员工可以选择单一模式或者叠加模式。变形较小的,仅机械锤打,利用物理外力矫正;变形较大的,先用火焰加热“软化”后,再叠加机械锤打完成最终矫正。其中,机械捶打部分由工字钢制作而成,分为“站立式”固定框和框中间“躺倒”的可移动平台两部分组成。变形门框“躺”在移动“手术”台上推入固定框,随着待矫正部位液压千斤顶的逐步上升,在外力反作用下,完成机械“矫正”,再利用锤子对细节部分微调,变形门框又可以继续“上岗”了。为确保固定框提供的外力均匀,固定框顶部,加增了螺旋杆,大大提高了矫正效率,节省了人工。这种矫正装置,提高了风门门框的复用率,每年可减少5套新平衡风门的购置,大大节约了一通三防专项材料费用。目前该装置已经对1套防火门和2套平衡门完成了矫正,并在2107轨顺和27采区2号回风联巷实施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在全矿推广应用。

02赶走风管“钉子户” 润滑钻机“一把手”

03过滤“分身” 让1大于3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加装改造,收益了“如此多”好处。近日,常村煤矿供电队自行设计和焊接了吸水管道过滤装置,作为吸水过滤笼头的“分身”,降低了劳动强度,杜绝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过滤效率,延长了主排水泵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了电费,产生了“1大于3”的效果。井下主排水系统由水泵、吸水管道和吸水过滤笼头等组成,吸水过滤笼头作为系统的过滤装置,需要及时清理吸附的杂质,否则会降低水泵排水效率。吸水过滤笼头在吸收管路的下端,距离泵房地坪4米左右,由于始终淹没在水中,每次清理都需要3人徒手操作,并用3吨的倒链配合施工,加上在吸水井里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过滤“分身”的设计思路,是让主过滤系统离开吸水井水面。首先,将原有水底的过滤笼头孔径扩大3倍,为辅助过滤器,用于过滤杂质占比较小的粗杂质。其次,在离开水面的吸水管路水平位置加装过滤“分身”,作为主过滤器,过滤杂质中占比最大的细杂质,两台过滤装置同时工作。设计思路上有突破后,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和多次现场研究,成形后的过滤“分身”内装有不锈钢滤 ,侧面开有检修窗口,方便及时拆卸检查滤 堵塞情况。“原先3个人4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过滤笼头清理工作,现在1个人3分钟就能轻松搞定,省人不说,杂质清理更干净,排水效率更高。”供电队生产副队长贾东风说道。目前该队已对5台过滤笼头完成了加装和改造,运行3个月,状况良好。

生产技术管理中心的优化金属 片 孔设计、综采车间的氧气焊割车……在常村煤矿,员工精益改善、创新创效蔚然成风,一年以来,几十项精益科技创新成果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这些革新、发明、创新让矿山迸发出了活力。(曹炜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