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S3626立磨抬辊改造

0 前言

四川某水泥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生产线的原料粉磨选用了两台MLS3626型立磨。该磨机由压力框架来稳定3个磨辊,并传递加载力,但磨辊不能实现提升。因而磨机开机前须进行人工布料,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无法实现磨机轻载启动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迅速抬辊等功能,对主减速机,磨辊衬板,磨盘衬板瞬时冲击较大,大大减少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磨机的运转率。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业主希望利用停窑检修半个月的机会对两台立磨进行抬辊功能技术改造。

1 改造前分析

在查阅立磨图纸资料以及测量磨机现场实际安装尺寸,在分析计算后得出磨辊和压力框架在整体抬高250mm的过程中,两者与密封风管路、选粉机和壳体等其他磨机部件都不会出现干涉现象;磨辊支架、连接板、铰支座等磨损轻微,通过计算分析它们的强度都能满足磨辊组抬升所需要的强度要求;磨辊在静止状态与铅垂方向有15°的倾角,在抬升时磨辊在重力作用下,磨辊向磨机中心摆动,与铅垂方向夹角逐步减小,在这种情况下下降磨辊,磨辊会落在磨盘衬板内径之外,无法落到衬板内,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应该增加磨辊提升摆动限位的提升机构(如图1);在现有结构中如果加载拉杆对压力框架和磨辊进行提升,提升力全部有6个M42x200螺栓承担,这样是不安全的,该结构需要改进;现有液压系统无法满足磨辊抬升功能,需要更换;磨辊、磨盘都是近期堆焊翻新过,对磨辊和压力框架找正都比较有利。经过上述分析之后,我们最终确定改造分为3个部分进行:1)增加磨辊提升机构;2)拉杆张紧装置与压力框架结合部分进行加强;3)液压系统更换。

2 改造过程

2.1增加磨辊抬升机构

磨辊抬升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磨辊在提升、降落过程中保持15°左右的倾角。增加的磨辊抬升机构主要由下连接座、连接板、支架、弹簧板、垫片组等组成(如图1)。

图1 磨辊抬升机构

现场施工时先将磨辊及压力框架按相关资料要求找正固定,然后在磨辊支架和压力框架上按设计尺寸要求分别进行划线,钻螺纹孔,然后安装下连接座、连接板、支架、弹簧板,并通过调整垫片组厚度来达到图中X、Y、Z的数值,最终完成提升机构的安装。

2.2张紧装置改进

该磨机原先设计有检修状态下抬升压力框架功能。抬升压力框架时拉杆提升力通过6个M42x200螺栓传递。如将磨辊组抬起所承受的力也由这6个螺栓承担,显然是不可靠和不安全的。通过现场和图纸分析,我们考虑在拉杆支座和压力框架之间增加塞板(如图2),这样磨辊提升所需提升力就通过拉杆支座直接传递到压力框架,螺栓所承受的力大大降低,其安全性得到保证。

图2 张紧装置改进方案

张紧装置改进主要增加了限位板1、塞板、限位板2、垫片组等零件。

2.3液压系统改造

原磨机液压系统比较简单,没有提升、下降磨辊功能,因此需要对原液压系统进行改造。内容包括重新布置液压管路,更换液压站,控制系统改造等。改造后的液压原理图(如图3)。

图3 液压原理图

控制方法如下:首先启动油泵,电磁换向阀(三)通电,换向到左位,确认液动换向阀15阀芯处于关闭位置,以此隔断三个加载油缸与油箱之间的直接连通,电磁换向阀(二)通电换向到左位,电磁换向阀(一)通电换向到左位,电磁式止回阀10通电,此时液压油通过流量控制阀9分别进入三个液压缸的无杆腔,并通过流量控制阀9调节液压油流量,来调节三个磨辊的抬升的速度与同步,同时当任意磨辊抬升到设定值时与之对应电磁止回10断电,切断当前油路直到所有磨辊都抬升到位。当三个磨辊都抬升到位后,立磨主机启动。物料进入磨机2min左右后,电磁换向阀(一)断电换向到右位,电磁换向阀(二)与电磁换向阀(三)保持原状,电磁式止回阀10通电,此时液压油进入有杆腔,无杆腔内油液通过流量调节阀9回到油箱,通过流量调节阀9控制回油量来调节三个磨辊下降的速度与同步。当磨辊接触到物料后(可通过设定时间或观察系统压力来判断),电磁换向阀(三)通电换向到右位,液动换向阀15打开,电磁换向阀(二)通电,换向到右位,比例溢流阀进入工作状态。此时系统处于加载状态,磨机系统投入正常运行。液压系统主要元件工作状态见表1。.

表1 液压系统主要元件工作状态

3 改造效果

经过半个月的施工,两台磨机的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改造后两台磨机系统工作平稳,实现了抬辊布料,不再需要现场人工布料,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启动时,磨辊可提升到设定的高度(200mm,抬辊压力在6MPa左右)。磨机实现轻载启动,主电机的瞬时启动电流明显减小,磨盘和减速机冲击和振动明显降低,带料情况下磨机水平与垂直振动值均≤1.5mm/s。有效地保护了磨盘、主减速机和主电机。磨机运转率明显提高,改造效果得到了业主的肯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