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空间站的梗有很多,其中用机械臂剪断航天器的太阳翼,绝对是其中最欢乐的一个。这个神奇的设定最开始是出自美国的一部脑洞大开的神剧《太空部队》,里面赫然出现了这样的镜头:一个美国卫星正在太空中工作,一艘神似我国空间站的大型航天器突然杀出,靠近卫星后伸出灵巧的机械臂,轻松剪断了后者的两片太阳能电池板,使其瘫痪,然后飘然而去。
名场面:机械臂“剪断”太阳翼
中国航天器在美剧里显然是个反面设定,但却无意中展现了我国空间站机械臂的“强大能力”,令广大 友很是受用,于是便大大方方的“笑纳”了。从此,机械臂剪断太阳翼的梗传遍 络,例如在神舟十二对接直播时,指令长聂海胜要求航天员翻到手册第42页,有 友马上猜想第42页的内容会不会是:“用机械臂剪断太阳翼的方法”。
其实人们都知道这只是个玩笑,供大家一乐,但人马君天生爱较真,这几天专门思考了一下如何才能让中国空间站做到美剧中的情节。结果发现:这并不是天方夜谭,还是有希望的,但还需要解决一些难题,如果将来具备了,那可就厉害了!
第42页写了啥?
如何剪断太阳翼?为什么不锯断或掰断?
假如能靠近敌方卫星的话,想要破坏它的太阳翼,办法还是很多的,例如我们可以直接向它开一炮。别笑,苏联还真的曾经在礼炮3号空间站上装过机关炮。不过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炮弹击中卫星后有可能产生大量碎片,既不利于太空中的“环保”,距离近了还有可能危及自身。美剧中那种用机械臂弄断的方式,似乎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我国空间站上的机械臂性能强悍,长度超过10米,拥有7个自由度,可承载25吨,两端均安装了末端效应器,可以实现在空间站舱体表面的“爬行”。这个机械臂的本职工作是进行空间站建设维护、捕获和释放己方航天器,以及协助航天员进行舱外作业等等。如果让它去对付敌方的“非合作”航天器,需要做一点儿小改造。
我国机械臂能“爬行”
用机械臂搞断太阳翼,可以剪断,也可以锯断或掰断。不过凭心而论,剪断确实比后两种方法更靠谱。如果采用锯断的方法,那就需要在机械臂的末端效应器上装上电锯。而在锯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卫星,这就要求机械臂上得有两套机构:一套抓取/锁紧机构,一套电锯装置,结构会相当复杂。另外在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细小的碎片和粉末,对近在咫尺的我方航天器也是一种威胁。
机械臂捕获/释放航天器
如果用掰断的方法,则更加费事:那需要有两个机械臂,同时抓住卫星的两个太阳翼,然后向相反方向施加力矩。如果仅用一个机械臂来掰,由于在太空中是失重状态,就只能把卫星弄得转起来,自己也会跟着翻滚,却未必能让太阳翼断掉。
相比之下,剪断就不用这么复杂了,只需要在机械臂末端安装一个液压剪刀。液压剪刀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像挖掘机上安装的大型液压剪,可以轻松剪断很粗的钢筋。如果机械臂装上这样的液压剪,直接上去一边咔嚓一刀,完事!和美剧中的场景还真是有点儿像呢。
大型液压剪,能扛住的不多
不过,虽然剪断卫星的太阳翼相对来说容易实现,却面临着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如果才能靠近它?
如何靠近目标航天器?
要想对目标航天器动刀子,前提是先得靠近到机械臂能够得着的距离内。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困难。卫星的轨道通过各类观测方法是能判断出来的,但要想靠近它,就需要变轨到与它相似的轨道上,再慢慢缩短距离,类似于神舟12号飞船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
不过在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过程中,空间站属于相对静止的一方,主动靠近空间站的是质量较小的飞船。这是由于空间站的质量较大,如果让它进行机动变轨,要达到相同的速度增量,需要消耗比飞船多得多的燃料。
神舟12号与空间站对接
以我国空间站为例,在建成之后的总质量达到百吨左右,而国际空间站则达到了400吨以上。并且它们都处于高度在四百公里左右的近地轨道上。如果敌方卫星位于36000公里高度的同步轨道上,让空间站这种庞大的家伙努力变轨爬上这么高的轨道,燃料的消耗将相当惊人,基本上是不现实的。即使卫星轨道较低,如果倾角不同,要变轨靠近依然有相当高的难度。
不过美剧里破坏卫星的那个航天器,未必就是变轨机动能力非常有限的空间站,也许是未来才有的高科技飞船,装备了强大的发动机(未必就是化学燃料),拥有几乎无限的变轨能力,能够灵活的攻击各种轨道上的卫星,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歼星舰应该能做到
然而这还是存在一个问题:有些卫星也有发动机,也能进行机动从而躲过攻击。这样很可能形成狼追兔子的场景,一个追着一个跑,一直追到卫星燃料耗尽跑不动为止。好在现在欧美的通信卫星为了节省燃料,经常使用离子电推,推力非常小,这种卫星面对强大的“杀手”飞船就只好任其宰割了。
所以,让中国空间站去剪别人的太阳翼,目前还做不到,将来也许能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