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机企业整装备战“中国制造2025”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作为国务院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十大领域之一,给一些涉足海工装备和潜心做技术研发的船企带来了福音,也让国内一些船配企业看到了商机。尽管“配套强则造船强”早已成为业界共识,但是由于船配业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配套产品严重不足,我国船配业结构失衡的矛盾突出,船配产品因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效应,在敲击国际市场的大门时吃了不少“闭门羹”。
鉴于当前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少船配企业已经认识到,通过创新驱动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实现智能转型已经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特别是对船配产品中的一些关键设备,如船用中低速柴油机、曲轴、通导设备等,唯有潜心研发,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也才能与国际知名品牌展开较量。
企业:需求已现 亟待发力
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一些船配企业已经在行动。他们普遍认为,只有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才能快速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一些船配企业还瞄准了“南海机遇”以及“一带一路”潜藏的商机,着力进行新品研发,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品牌竞争力。
南京高精船用动力有限公司与德国ZF公司合作,先后开发了大型船用传动设备及液压可调桨装置,其大型侧向推进器等设备在船舶传动领域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面对“中国制造2025”,该公司总经理陈永道表示,这让南高精在努力获取中高端市场地位的过程中确立了明确目标。他认为,船配企业在当前必须推陈出新,以新产品适应市场新需求。未来,南高精仍将致力在船舶推进系统领域做“百年老店”,不断走向国际市场,并潜心从事水下推进系统的创新研发。
中国重工:看好科研院所注入和南北船合并
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72亿元、同比增长5.87%,实现净利润22.76亿元、同比下降30.83%,摊薄每股收益0.12元,利润分配预案10派0.38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92亿元、同比下降4.22%,实现净利润3.85亿元、同比下降47.39%,每股收益0.02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在财务费用减少、期间费率分别下降1.46和1.09个百分点情况下,净利润还大幅下滑主要是毛利率分别下降2.8和7.98个百分点。
公司公告,近日4家科技控股全资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我们认为,这为军工科研院所资产注入做好准备。同时,我们坚定看好南北船合并:首先,南北船合并是继南北车、中电投国核合并之后,最有可能贯彻“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合并动作,都是要推动我国有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出口;其次,今年是央企整合之年,规划将一百多家央企整合为三五十家,南北船合并符合国家规划;最后,南北船领导在不合适的时间交换强化了南北船合并的预期、加快了合并进程。
亚星锚链:全球锚链龙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现金充裕不排除外延式发展
公司技术领先,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本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中国海洋石油首座深海钻井平台项目——“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中的R5系泊链则由亚星锚链研发制造,该系泊链技术全球领先,价值量判断达1亿元以上。
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盈公告,预计201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0万元-4000万元,业绩拐点已经显现;船舶行业回暖迹象已现;2014年上半年,公司船用锚链新接订单有所回升;2014-2016年,船用锚链业务业绩反转具有确定性。
广船国际:期待后续资本运作
2015年4月8日发行完毕,中船集团限售3年(2018年4月9日),其他投资者限售1年(2016年4月9日)。发行完毕后,总股本增加为14.135亿股,其中A股8.21亿股、占58.11%,H股5.92亿股、占41.89%,目前实质性流通A股2.09亿股、H股2.05亿股(不含大股东已解禁股);中船集团及控股公司中船航运租赁累计持股59.97%、比增发前增加4.12个百分点,而通过第一步曙光项目(收购龙穴造船)已经将持股比例从35.71%提升到55.85%。按昨天收盘价,增发完成后累计市值482.35亿元、实质性流通市值153.43亿元(AH股按各自股价分开计算)。
中国船舶:生产经营好转 海工表现优异
去年,公司承接新船订单61艘/899.32万载重吨(其中外高桥造船承接32艘/713.80万载重吨、中船澄西29艘/185.52万载重吨),自升式钻井平台4座、船舶修理合同金额12.26亿元、低速机353台/829万马力。去年,造船完工48艘/595.56万载重吨,比上年减少2艘/52.36万载重吨;修船完工销售360艘,比上年减少36艘;海工平台完工交付3座,比上年增加3座;海工修理项目完成3艘,比上年增加2艘;柴油机完工194台/410万马力。全年海工收入48.43亿元、增长98.75%、毛利率提升9.35个百分点。
由于2013年将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重分类为存货跌价准备和预计负债,我们只能看到存货跌价准备明细。去年累计计提30.35亿元减值,扣除转回额、确认11.3亿元减值损失;今年存货跌价准备帐下计提9.53亿减值,扣除转回额、确认4.82亿减值损失,我们无法确认预计负债帐下计提和转回额;去年累计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6.55亿元、比2013年减少5.42亿元,符合我们预期。我们预计2015年计提额继续下降,扣除转回额的差额(即确认存货跌价损失)也会继续下降甚至可能为负值。
想跟民间高手探讨买入什么股票既安全又赚钱吗?想知道手里的股票是否继续持有吗?
各大软件应用市场或者苹果APP STORE搜索并下载【傻瓜理财】下载APP,随时帮您解答股市疑难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