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身房内
社区里的健身房,器材更“适老”价格还便宜
这家健身中心位于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依托于嘉业社区,建在一个地下室,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去年8月份开始投放使用,是全国首批七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试点之一。和市场上普通健身房不同的是,这个健身中心,有一半的面积是专属老年人群体的。之所以说专属,是因为其中的健身器材更“适老”。
△ 加长扶手的跑步机
不用风吹日晒,老人们迷上健身撸铁
今年66岁、家住嘉业社区的张聚财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锻炼。“去年刚开业的时候我就办卡了,周围好些朋友都办了,还有专门从板桥过来的。”张聚财说,之前没有健身中心的时候,只能在户外走走路、做做操,但到了冬天大家就不太愿意出去了,更不要说像现在这个降温天气了。“老待在家里不运动肯定不好,有了这个室内健身中心就好多了,里面的设备也是针对老年人设计的。”
68岁的杨先生家就住在健身中心对面,走路过来5分钟。去年他花1000块钱办了卡,一家四口人都可以使用。年轻时的杨先生就喜欢锻炼身体,有一身肌肉,现在年龄大了,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以前只能围着小区跑跑步,或者去公共健身器材锻炼,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只能作罢。”而健身中心的器材要更专业,意外受伤的风险会少很多。杨先生说,健身中心有专业的指导员值班,大家也会更安心。
在一旁正在锻炼的蒋阿姨说,现在市面上的商业健身房,年轻人去得多一些,而且器材大多不适合老年人使用。“我们现在方便多了,这里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指导员指着一台跑步机介绍道,“这台跑步机经过设计,最大的速度仅为普通健身房二档的速度,对于身体不方便的老人来说,想跑步又不敢跑太快,就可以选择这台跑步机。”当然,身体健康的老人,也可以选择使用场馆内的普通器材,不过使用前,要先进行体质检测,根据结果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 老年人健身房
【专家】
鼓励老人去健身场所锻炼,但最好有专人指导
对于老年人健身意识的转变,戴剑松认为,以前老人消费能力不是太好,或者没有锻炼意识,现在老人的健康意识增强了,生活保障也好了,更多老人会选择去健身房锻炼。“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60多岁的老人去普通健身房办了卡锻炼。”
对于小区等场所的露天健身器材,戴剑松表示使用起来没问题,但是要参照使用指南进行锻炼,确保安全。“老年人有更多健康风险,运动协调性差,平衡能力也更弱,所以运动风险较大,最好有专人在旁指导。”戴剑松透露,一些高校开展的“运动处方师”培训班,培养的就是从事大众运动健身指导的人才,掌握特殊人群科学运动的方法。
△ 省级体质检测与运动健身指导站
【好消息】
南京第二家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已建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