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百天”复盘:480万户投资者入场“专精特新”企业受青睐

2021年11月15日,肩负“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使命的北交所正式开市;2022年2月22日,“集齐”84家上市公司的北交所稳健运行已达“百天”。

北交所开市以来,各市场主体踊跃参与。机构投资者积极发行相关基金产品,用实际行动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享受制度性红利。也有个人投资者兴奋地晒出“战绩图”,投资北交所相关产品、个股收获颇丰。同时,北交所也为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平台,助力其快速发展。

机构投资者:

积极入场布局参与战投

开市“百天”,市场生态已发生积极变化,首先体现为机构投资者积极、有序进场。

常春林进一步介绍,一方面,公司积极寻找创新层企业的定增机会,“折价”获得股票,待标的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后退出获利。因投资周期短,预期收益率较高,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涨,公司多只产品出现超募情形,预计今年公司发行定增系列产品20只以上。

“另一方面,公司还直接买入未来有机会在北交所上市企业的股票。”常春林表示,因公募基金积极参与战略配售,头部基金公司所占配额比例较高,额度稀缺。在标的企业申 材料被北交所受理之前直接在新三板二级市场买入也能变相实现战略配售的目的。公司投资的海泰新能、基康仪器、奥迪威、凯雪冷链等标的现均已停牌,其中,海泰新能停牌前不到半年浮盈超80%,预计标的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后还将有1倍左右的收益空间。

针对未来如何布局北交所,刘平安介绍,“未来,参与新三板定增以及北交所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再融资等均是公司主要投资方向。”

谈及对未来北交所发展的期待,常春林表示,希望新修订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分层管理办法》)尽快实施,让更多优质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优质上市公司也是北交所的基石,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

“根据《分层管理办法》规定,全年共设6次创新层进层安排,因此从基础层企业或拟挂牌企业中寻找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将是公司下一步的布局重点。这类企业或暂不满足北交所上市条件,公司将积极对所投标的进行全方位‘赋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尽快达到北交所上市标准。”常春林如是说。

针对北交所未来发展,刘平安建议,可进一步调整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同时,应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保证信息披露质量,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旦违规应加大惩戒力度。

个人投资者:

新股申购中签收益可观

机构投资者全力以赴,个人投资者态度如何呢?

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在“2022新三板、北交所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表示,投资者数量已超480万,是北交所设立消息宣布前的2.8倍。

林先生坦言,未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持续建仓,北交所成交量将逐步上涨,核心优质股票回调到位后,我再积极参与“专精特新”公司股票交易,并将从创新层寻找优质标的进行投资。

周运南说:“我对北交所二级市场有两个期待。一是尽快推出北交所指数,吸引更多资金进场;二是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壮大北交所板块,提供更多投资标的。我当前最感兴趣的板块是‘专精特新’且具高成长性的小市值公司,这类企业适合作为长期价值投资标的。”

上市公司及“预备队”:

加速梦圆资本市场

检验资本市场改革成功与否,需要以参与主体的切身感受度量。

见证北交所开市“百天”全貌的颖泰生物董秘刘晓亮感叹道:“身份的转换(由公众公司变为上市公司)让我们在梦圆资本市场过程中按下‘快进键’,北交所的制度安排切实满足了我们的发展需求,投融资两端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期待未来北交所能持续壮大,运行质量再上新台阶。”

“圣兆药物目前已满足北交所上市标准四,于2021年底正式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吴健进一步表示,作为药物研发型企业,圣兆药物在创新制剂细分领域拥有较高核心竞争力,但目前产品尚在研发阶段(未盈利),急需资金推动产品研发上市。北交所的设立拓宽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类似圣兆药物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加速产品研发、人才升级;同时,圣兆药物研发的创新制剂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有望实现创新制剂的国产替代,反哺社会。未来,希望北交所能助力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崛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