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重卡由于举升油缸底座脱落导致司机身亡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估计现在厂家也是一头雾水,找不出原因。
我这样说不是认为徐工技术不行,徐工是工程机械领域的大牛,现在不确定油缸是徐工自制还是采购的,既使是徐工自制的的油缸,也基本可以确定徐工没有太牛的油缸工程师和油缸故障分析技术人员。
本人处理过类似的油缸前后盖脱落的事故很多起,共同点都是螺钉断裂造成缸盖脱落,可以说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丰富的实战经历,前两年就处理过8根同样的油缸,用于8个同样的设备,结果有一根油缸压密封圈的压盖螺钉断了,其它7根没问题,把8.8级的螺钉换成12 .9级的螺钉还是断,呵呵为什么会这这样!
下面就从各个方面分析事故原因。
—.是否与超载有关?
昨天家属的帖子的评论区里,有不少 友在质疑是否司机超载了,家属没有回应,我们就故且认为是超载了吧,但是油缸底座之所以脱落是因为螺钉断了,那么问题就是超载是否会拉断螺钉?
螺钉是一个极其重要又容易引起忽略的零件,但是现在的技术人员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螺钉,这个后面我还会做详细的分析。
具体到这次事故,我可以十分肯定的说,超载与本次事故无关,分析如下:
①.油缸的出厂压力指标有两个,一个是额定压力和试验压力,厂家使用压力一般要低于额定压力,试验压力一般取额定压力的1.25~1.5倍。
②.螺钉的抗拉强度安全系数一般取2~4,别说装的是沙,就是石头,也在安全范围内,这个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③.从举升油缸的受力分析看,油缸刚举升时,受力最大,这个中学物理就学过,如果是超出了螺钉抗拉强度,那么一开始螺钉就会断,车厢升起距离短,冲击力小,不会造成什么损害。
④.控制油缸的液压系统有起安全作用的溢流阀,限制了压力,即使是超载,系统压力也不会升高,超载了只会举不起来。
⑤.唯一不能排除的,是其中的几个螺钉热处理没做好,内应力刚好产生了作用,这个很容易检查排除。
二.是否车辆或油缸设计有问题?
排除了超载原因,那么是不是车辆和油缸的设计问题?我也可以肯定的说设计基本上没有问题。
为什么我可以肯定,因为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机械产品如果是设计问题,那就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设计是否最优,有没有优化的余地,这个我不敢确定,因为我没看过图纸,只能凭感觉说基本上没问题,但还是觉得有优化的可能。
三.现在的油缸设计人员和总工们真的懂油缸吗?对理论有深刻理解吗?
现在的设计人员包括一些总工级的,对油缸这种基础元件,能有几个有深刻的理解,有几个是科班出身,对与专业有关的数理化理论有多少理解,会运用这些理论解决液压问题吗?或者知道和愿意用这些理论解决液压问题吗?
我真的很怀疑,据我所知,一般大公司招聘总工,都会要求科技英语6~8级,为什么你懂的。精力都放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上了,理论和实践就只能呵呵了。
只是学习了再多的国外“先进技术”,碰到了问题,先进技术可不会帮你解决,只能抓瞎推责任糊弄过去。
我以前写过几篇文章,讲过国外再先进的的技术给你,如果你本身理论实践水平不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样做不好。
现在的技术人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既不愿学习理论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只会依赖工具软件、国外的“先进技术”,又不愿到车间去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工程师变成了“设计师”,产品不出现小概率问题才怪,出了问题也不知道原因所在,不知道怎样解决。
虽然我说了设计基本上没问题,但不代表设计人员没有问题,技术负责人沒问题,毕竟事故过去了这么多天原因还没查出来。
四.单纯的把油缸作为油缸制造,是油缸出现故障的很重要的原因
教员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古人也说功夫在诗外。
油缸漏油不一定都是密封圈的问题,螺钉拉断不一定是螺钉的问题,教员还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次事故中,现象是因为螺钉断了导致底座脱落,那么本质是什么?是由于超载造成螺钉抗拉强度不够?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计算问题,正规厂家不会犯这种错误。
那么本质问题是什么?是什么造成了螺钉断裂?超载不可能,设计基本上没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
五.油缸设计人员真的懂螺钉吗?
据我所知,目前正规油缸厂家设计非标油缸时,螺钉强度是必算的,而且安全系数就高不就低。
但是关于螺钉计算,只是计算抗拉强度,很少有人计算屈服强度。
对于哪些因素会造成螺钉断裂,基本上是毫无所知,应该采取那些预防措施,亦即是先进技术,一无所知,结果就是由于不可检测的制造问题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关于疲劳问题,也有 友质疑过,但是在了解车子只买了9天后,也不质疑了。
但是,疲劳并不一定是长时间工作,短时间一样会产生疲劳,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实例,一根筷子或一根细铁棍,你用力朝一个方向撇,可能一天你都撇不断,但是你用较小的力,来回撇,可能一会就撇断了,这就是疲劳造成的损坏。
六.事故原因
如果排除了螺钉热处理的问题,那么可以确定的是,事故原因是由于相关零件制造或安装问题导致螺钉疲劳,从而螺钉断裂,油缸底座脱落造成的。
至于到底是哪个零件或装配的问题,需要结合图纸和现场事故油缸的捡查才能确定,有没有预防因应制造的问题造成螺钉断裂的措施,也需要查看图纸才能确定。
这次事故也再次验证了我以前的观点,全民英语真的是害人不浅,只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不重视理论和实际,中国制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智造,只会跟在别人后面爬行,想站起来走,都会摔跤。
如果徐工集团或鉴定机构有需要我可以去分析事故原因。@徐工集团XCM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