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宜春经开区

多措并举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络评价“红黄榜”将评价“话语权”交给企业

宜春市经开区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推行 络评价“红黄榜”,把评价“话语权”交给企业,实时了解园区各个单位服务企业、为企业解难等工作开展情况,并根据实时动态,每月下旬印发营商环境“红黄榜”简 ,采取“红榜”激励、“黄榜”警示的方式,晒出服务好人好事、突出问题,聚焦企业办事堵点、难点、痛点,审视自身、练好内功,加快推动服务升级。

自7月份,宜春市经开区营商环境 络评价“红黄榜”运行以来,累计收到企业投出“黄牌”66张。结合“红黄榜”投票情况及企业反映,印发营商环境“红黄榜”简 6期,晒出“红榜”单位及行政服务大厅窗口14个、“黄榜”单位及行政服务大厅窗口23个,通 “红榜”好事27件、“黄榜”事件2起。

政策“大礼包”营造聚力发展的浓厚氛围

宜春市经开区围绕改善投资环境、激发发展活力,推动企业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推动政策落地、维护政策稳定、增进政企互信,加快打造政策“洼地”、投资“宝地”。前三季度,宜春市经开区落实税收优惠、涉企费用、融资担保、用工用能用地、交通物流等方面政策,为企业减负3.1亿元。

同时,宜春市密集出台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奖励暂行办法》《关于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在税收上台阶、进出口创汇、企业上市、产研投入及成果转化、智能装备制造及应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集中扶持优质企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先后拿出4700多万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振奋了企业发展信心,有力助推了兴发铝业、明冠新材料、苏强格液压、盛富莱、万申制药机械、日门建材等一批重点企业持续增加投资、扩产扩建。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和生产困境,宜春市经开区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企业厂房租金、用电、用气、用汽、科技创新、融资担保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作用,切实降低企业负担,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创新发展。

着力“补短板”加速完善助推发展的平台支撑

宜春市经开区坚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推动实现工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变。高标准制定了《产城融合总体规划》,高起点引领园区未来发展。推进了园区路 提升改造、新建路 、新建功能性公园、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出行条件大幅改善,承载能力有效加强。同时,正在大力引进大型商超、餐娱购综合街区、商业写字楼等产城融合项目,加快推进三产发展,完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同时,宜春市经开区加快建设“双创”基地,按照“5+1”模式,布局创新功能、产业孵化、加工制造、技术服务、公共服务等五大功能区和智慧社区,为企业“拎包入驻”提供无忧服务,大大缩短企业项目建设周期,助推入驻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目前,一期、二期近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交付使用,入驻企业6家,首家入驻企业允福亨从签约到投产仅用96天。

此外,宜春市经开区以平台公司为主体,设立产业基金8项,获批发行专项债、绿债、PPN、中票、银行授信、融资租赁等融资工具合计约82.77亿元,为园区经济“肌体”注入了强大“血脉”;定期举办政企银对接会、融资产品推介会等,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做好银企对接服务和企业推荐担保,全面摸清园区企业融资情况及需求,“一企一策”制定方案,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今年以来,通过推荐担保、“科贷通”、财园信贷通等方式,已累计为园区85家(次)企业争取贷款3.55亿元。

宜春经开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宜春经开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园区主攻工业、强攻工业构筑优质的环境保障,相继出台落实“一揽子”涉企优惠政策和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园区持续推进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奖惩举措,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利用营商环境“红黄榜”助推服务升级、设置“安静期”保障企业安心生产等方式,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定制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园区还聚焦宜居宜业宜商现代化产业新城发展定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制定了《产城融合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双创”基地,推进园区路 提升改造、新建路 、新建功能性公园、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大力引进大型商超、餐娱购综合街区、商业写字楼等产城融合项目,加快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园区不断激发金融活力,设立8项产业基金,获批发行专项债、绿债、PPN、中票、银行授信、融资租赁等融资工具合计约82.77亿元,定期举办政企银对接会、融资产品推介会,制定“一企一策”方案,通过推荐担保、“科贷通”、财园信贷通等方式,累计为园区85家(次)企业争取贷款3.55亿元。加快完善各项功能要素、补齐发展短板完善城市功能,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配套。在政策上,宜春经开区想方设法让政策“更接地气”,扎实推进减税降费,给足企业政策“大礼包”,不断营造聚力发展的浓厚氛围。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落实税收优惠、涉企费用、融资担保、用工用能用地、交通物流等方面政策为企业减负3.1亿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